【你知道吗?都头、提辖、教头、团练使都是啥级别的官员?】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文章,严禁抄袭剽窃。
北宋军制有禁军、厢军、乡兵、蕃兵,禁军就是中央军,厢军就是地方军,乡兵
水浒中提辖、制使、教头、知寨等都是这样的官
《水浒传》中的大小“官衔”如禁军教头、提辖、押司、都头等等, 到底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务或者级别呢? 我们分四个方面。
一、中枢
1、太师----人大委员长兼国家副主席
太师为宋朝“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徽宗始改称三公)之首,正一品的虚衔加官,位极人臣。元丰改制后三省分立,首相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南宋之左丞相),次相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右丞相)。而政和时,蔡京请改左相为“太宰”、右相为“少宰”,自以“太师”兼总三省事,号“公相”,凌驾于宰执之上。“太师”便短暂地成为类似最高官职。如果将宰相对应于国务院总理,那么蔡京的位子就应该介于总理和领导核心之间。
2、枢密使----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枢密院同中书省分立并称二府,枢密使主军而宰相则主政。“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枢密使童贯相当于副宰相的级别,从一品。枢密院下设宣徵院和殿前、马军、步军三衙,三衙掌管国家的正规军禁军,似乎集总参和国防部的职能于一身。但是枢密院只有军令权,而无统兵权。枢密使的地位应该是副总理级,高于国防部长职位。
3、殿帅府太尉----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殿帅府”即殿前都指挥使司的俗称, 殿前都指挥使为从二品,资序在节度使之上。“太尉”为政和时所定武选五十二阶的最高阶,正二品,并非“三公”之属(三师为三公),亦非实职。当时太尉阶武官不尊称“太尉”,而称“两府”。“太尉”则是高级武官及枢密院文长官的通泛尊称。所以殿前司高太尉、宿太尉之类未必均为太尉阶。“太尉”既可指官阶,亦可为尊称,但不是职务。高俅的职能,似乎掌控国家正规军禁军。而后能节制十节度使(相当于大军区级上将司令)征讨梁山。可见殿帅府不同于枢密院,是实际掌控统兵权的,但没有调兵的权力。
二、地方
1、大名府留守司----副总理级直辖市长兼军区总政委
北宋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市)、西京河南(今河南洛阳市)、北京大名(今河北大名县)和南京应天(今河南商丘市)。大名府属北疆重镇,行政级别高于一般的州府。留守司地位极高,宋史记载,“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枢密使,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等都是宰相级的官员。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称梁世杰为梁中书,“中书”,就是指中书省(相当于国务院)的中书,留守又与枢密使等同、称“使相”。因此留守相当于副总理级,高于一般省部级。
2、开封府尹----首都市长(正省级)
东京开封府是北宋首都,开封府尹是从三品的高官。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北京市长。宋代开封府尹位置极为重要,一般储君继位前都要担任这个位子历练一下。
3、知府----副省级市市长
水浒中显示了东平府知府陈文昭、青州知府慕容彦达、高唐州知府高廉、江州知府蔡德章、济州知府张叔夜等。宋代在重要的地区设府,府的地位高于一般的州,所以以州为地市一级,府应该算副省级行政级别。府的最高长官知府应相当于副省级市的市长。知府低于北西南三京留守司和东京开封府尹,但高于知州。
4、知州----地级市市长
按照州的职能,应该等同于现在的地市一级的行政级别。水浒上出现的州一级地方官几乎均为知府,只有第74回燕青去泰安州参加相扑比赛的时候,出现过一个无名的泰安州知州。宋史上有州刺史一职为从五品,知州应相当于刺史,一般由从五品京官担任。
5、通判----地级市副市长
通判为知州、知府的副手,所以对应为副市长。举报宋江的反诗的黄文炳就是卸任的通判。通判一般由从六品京官中委派。
6、知县----县长
宋朝的县按人口多少分为赤县(京城内,好比现在直辖市下面的区),畿县(京城外,好比现在直辖市下面的县),望县(四千户以上),紧县(三千户以上),上县(二千户以上),中县(千户以上),中下县(不足千户),下县(五百户以下)。从辖地大小上来看,同现在的县差不多。东京的赤县县令为正七品,另外三京的赤县县令和所有畿县县令为正八品,其余县令均为从八品。
7、都管----副处级秘书
梁中书派杨志往东京的押运生辰纲时,派了个谢都管,相当于梁中书的秘书,考虑到梁中书的级别比较高,谢都管可能至少是个副处级。
8、押司----县政府科级秘书
宋朝的吏主要是经手征收税赋或者处理狱讼,押司是负责案卷整理工作或文秘工作的小吏,一般每个县有8个押司。押司级别低于副县级的县丞、县尉、主簿。但看县长时文彬对宋江比较倚重而且交好,在地方上呼风唤雨,宋江的职位在郓城县衙也不会太低,定位于正科级秘书比较合理。
9、保正----村长或乡长
保正是熙宁变法行保甲法的产物。五户为小保,二十五户为大保,二百五十户为都保,分设大、小保长、都保正,富户充。晁盖的“保正”便是二百五十户的都保正,类似村长或乡长(依据户口),并负责管理本地的乡兵(民兵)训练、上番并教阅。
三、治安
1、三都缉捕使臣、观察----市公安局局长
宋朝观察、使臣都是从八品的小官,相当于县令。何涛这个观察似乎地位也不是很高, 知府说要发配就发配。三都缉捕使臣,看名字就像个公安局长的角色, 生辰纲一案,朝廷和外省高官巨款在本地被劫,市长当然要压公安局长尽快破案了。
2、都头----县公安局刑警队长
在县一级,负责抓捕罪犯的称“衙役”。衙役人数不多,大概有十几人,分两个班,每个班的班长称“班头”。都头是县役的通称,即凡是县里的衙役,都可以称为都头。这是借用禁军中的“都头”一词,以对县役们表示尊重。武松、李云、朱仝、雷横等都头的职能相当于县公安局的刑警队长(股、连)级。
3、孔目----法纪官员
孔目原指档案目录。“孔目”之意,据说“孔目者如一孔一目,无不经其手”。宋朝以后渐不用此名,独翰林属官有孔目,北宋於三馆书院设孔目官,掌管图籍, 从九品。梁山好汉中有个裴宣,曾在京兆府任职,“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 本处人都称他“铁面孔目”。上梁山后,分配给裴宣的职务是“掌管定功赏罚军政司”。
4、节级----监狱长
军官称“将校”,军吏称“节级”,军兵称“长行”。旧军制都一级马军副兵马使、步军副都头以下十将、将虞侯、承局、押官等统称“节级”。水浒中常出现的押牢节级一类,如戴宗、蔡福、蔡庆等人,便是此等无品的吏员。书中常把节级与虞侯、承局、押官等放在一起,实则前者为通称,后者为具名。
四、军队
1、节度使----大军区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