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抬旗是什么意思?哪些人有资格抬旗?

清朝有八旗制度,最开始只有满州八旗,后来有了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人的身份地位是高于普通民众的,比如满州八旗的旗人特权就比较多,不用劳动也可以生活得很滋润。八旗内部也不是平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30 01:58:25

清朝有八旗制度,最开始只有满州八旗,后来有了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人的身份地位是高于普通民众的,比如满州八旗的旗人特权就比较多,不用劳动也可以生活得很滋润。八旗内部也不是平等的,分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明显的是上三旗的特权要多于下五旗。因此抬旗就是将你从下五旗的旗籍除名,加入到上三旗的旗籍中,让你享受上三旗的待遇。

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三旗由皇帝本人担任旗主,因此是上三旗;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五旗的旗主是皇亲国戚,地位自然不可与皇帝相提并论,称之为下五旗。哪些人有资格抬旗呢?条件有两个,其一、你首先得是下五旗的人,取得旗人的身份;其二、你得立有大功,由皇帝直接给你抬旗,因为上三旗的旗主是皇帝,你没有功劳就不会给你抬旗。其三、皇后(包括被追封皇后)和贵妃及其母家在下五旗者,皆编入上三旗以提高身份。

有抬旗的自然也有出旗,所谓出旗是指:愿意做普通百姓之旗人,可以脱离八旗组织,不再承担八旗的义务,但也不再享受八旗的福利,即出旗为民。所谓八旗的义务就是当兵打仗,所谓八旗的福利就是国家供养。其实清朝中后期没有多少仗打,但是旗人一般都不会主动出旗,因为他们作为旗人可以吃空响嘛。后期八旗兵战斗力低下,不堪一战,所有的战争都是民间团勇完成的,比如湘军、淮军,但是八旗兵不打仗依然吃国家的拿国家的。

八旗制度起源为: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八旗的最小单位是牛录,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牛录既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作战时的一个单位编成,每牛录300户,每户出一个壮丁,父死子继,兄亡弟代。5牛录为1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都统、旗主)1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副都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