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历史上有哪些名将?

西安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爱国将领,今天主要介绍几位开国将领。
孔从洲:开国中将
孔从洲(1906——1991),陕西省西安市人。1924年进入杨虎城部队,从排长陆续升至团长,1936年任国民革命军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8 00:58:45

盘点西安的近代名将,你知道几个?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到近代西安以关中冷娃为特色的硬汉走上战场,成长出很多优秀将领。今天我给你盘点一下西安的近代名将。

1,关麟征。

关麟征是西安鄠县人,黄埔一期的老大哥,在52军徐庭瑶的栽培下,他指挥的25师在长城抗战中作战勇猛,获得了“千里驹师”的美誉。当时人们夸赞他的部队机动能力可以与红军相媲美。关麟征后来任52军军长,手下杜聿明、郑洞国,刘玉章、覃异之、张耀明等名将,其中只有郑洞国是湖南人,其他清一色的陕西人。关麟征打造的52军,说白了就是陕西籍贯黄埔人的大本营。

2,张凤翙。

张凤翙,这个字读作“会”,是陕西辛亥革命的领导人,祖籍河南泌阳,生于西安。1911年10月22日张凤翙响应武昌起义,发动西安起义成功,被推为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后担任了陕西都督,逐渐在被北洋陆建章部驱逐架空。抗日战争时,张凤翙不接受日军拉拢,在大后方组织捐款捐物。

张凤翙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参与创办西北大学,目前西北大学还有张凤翙的塑像。

3,孙蔚如。

孙蔚如是西安市灞桥镇豁口村人,原属于杨虎城的西北军所部。孙蔚如作为杨虎城的重要亲信,曾参与了囚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迫出洋,孙蔚如基本接管了陕西省和38军,后来38军升格为军团,孙蔚如担任军团长。在中条山,孙蔚如所部打退了日军的11次扫荡,被卫立煌称为“中条山的铁柱子”。不过,抗战后期,蒋介石为了瓦解西北军,把孙蔚如派到第六战区当司令,实权却掌握在陈诚的心腹郭忏手中。

4,孔从洲。

孔从洲是西安市灞桥镇上桥梓口村人,西安事变时,他担任第17路军警备第2旅旅长,西安事变后,他担任38军副军长兼55师师长。在永济战役中,孔从洲以400多人的代价,歼日军1000余人,立功很大。1946年5月孔从洲带领55师发动巩县起义,遭遇失败后只身回到解放区,后来成为共和国开国中将。

5,赵启民。

赵启民出生于西安市蓝田县孟村乡申家坡村,在土地革命时期,赵启民参加了红军,参加了共产党,赵启民后来随刘志丹建设了陕北根据地,红26军和红25军会师成立红15军团后,他担任红15军团第78师参谋主任。赵启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先后担任了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参谋长、新四军第2师第5旅政治委员、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政委、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4军政治委员。

6,张灵甫。

张灵甫是西安市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张灵甫在胡宗南所部第一军逐渐升为团长,但是因为杀害自己妻子被判刑。抗战初期,张灵甫加入俞济时和王耀武领导的74军,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雪峰山会战等,逐渐成为74军军长。解放战争中,张灵甫率领的整编74师3.3万人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全歼,张灵甫本人也被击毙。

7,赵寿山。

赵寿山生于西安市鄠邑区渭丰镇定舟村,1948年1月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在土地革命时期,赵寿山与红四方面军多次交战,后来打成互不侵犯协议。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出洋,赵寿山在孙蔚如38军任十七师师长,曾在山西娘子关一带阻击日军,伤亡很大。1938年夏,赵寿山升任三十八军军长,驻守中条山,在中条山坚守了两年半。38军被调走后中条山就失陷了。38军大部被蒋介石分化瓦解的情形下,赵寿山对蒋介石深表失望,毅然加入共产党。1948年1月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解放后,赵寿山先后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因为转入民政工作,没有授予军衔。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