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在晏几道的诗里,就比在五代翁宏的诗里好得多?

谢邀请:
为什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在晏几道的诗里就比五代翁宏的诗里好得多?
我认为晏几道《临江仙词一首》去年春恨卻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落花二句用得情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2 12:10:36

引用“名言警句”·关键在“入情入境”

宋代的晏几道把五代时的翁宏的诗句引用入词,使自己的这首《临江仙》词作更加熠熠生辉,只能说明他引用得“入情入境,恰到好处。”一首诗或词的“名言名句”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提纲契领”的作用,但意境的呈现,意旨的表达还是要凭整首诗(词)句的“集体表现”“分工合作”才能完美的展现出来。

再则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有时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在诗里能表达出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尽管这同一名句出现在不同时代的作者的诗、词中,但构成的意境是有别的。诗与诗,词与词,诗与词各自的意境不同就没有可比性。如果硬要作比较的话,那就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人间词话》)诗的境界开阔,词的韵味深长。下面把他俩的诗、词贴出,对比着读一读。

五代·翁宏《春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翁宏的五律《春残》是写女子春末怀人,触景伤怀,忧思难解之情。诗的意境、人的心境都十分感伤。

晏几道的词《临江仙》是写怀念情人。梦醒了,酒醒了,昔日笙歌早已随风飘去了,“春恨”涌上心头了。花开花落,燕去燕来,花前独立的人,微雨中双飞的燕,年复一年。

引起“春恨”是因为怀念情人,情人便是词中所写的小蘋。小蘋是作者友人的家妓。初见小蘋,她的衣领曲屈如篆书的“心”字。“两重心”即“两同心”,不好直言,所以她借弹奏琵琶的机会,以琴声表衷情。当时事未成,“彩云”不便“随月归”,留下思念年复年。

晏几道的这首词似乎耐味些,关键是他在词中浓缩了一个爱情小故事。到朋友家去访问,发现人家的家妓(或使女、佣人)可人就打小算盘,多少有些不光彩。即便是家妓也是别人家中的一员,不管是别人雇的还是买的,不管是谁先抛媚眼,送秋波,作为客人都不应该有非份之想。尽管是小蘋在“琵琶弦上说相思”,但也该征得主人的允应。在宋代有钱人家养妓是不违法的,向朋友赠妓也是常有的事。晏几道的这首词虽好,仍然有“偷情”之嫌。

引用他人的名言警句入诗(词),这种文例也不少。唐代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诗中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就被诗人毛泽东引用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李贺这首诗的后四句是: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魏明帝(曹叡)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洛阳)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金铜仙人被迁移出长安城,只有衰枯的兰草相送,盘儿相伴。可是长安还是越走越远。兰草会衰枯,因为它有情,而天地日月变化是无情的。假如天也有情,那么它也会跟兰草一样衰老。

毛泽东引入诗中: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引诗入诗,另辟新意,赋予它新的意蕴和情感:如果天有感情,也会因痛恨蒋介石的黑暗统治而变得衰老的。

不论是“明引”还是“暗引”都要入情入境,化用不留痕,切不可牵强附会,生吞活剥。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