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著名小说家张爱玲写了一本经典之作――《红玫瑰与白玫瑰》。该小说用红玫瑰和白玫瑰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女人:红玫瑰代表风情万种,妖娆性感的女人,是男人的梦中情人。白玫
《红玫瑰与白玫瑰》讲的是一出悲剧,民国时期的女子仍旧活在封建阴影之下,无论你是热情似火的红玫瑰,还是温柔安静的白玫瑰,结局都逃不过蚊子血,饭粘子的宿命。
1.红玫瑰
《红玫瑰与白玫瑰》主要讲述的是振保与王娇蕊和孟烟鹂两个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王娇蕊,是别人的妻子,放浪、热情、奔放,符合振保心中对女人的向往:”喜欢这样热的、放浪一点的、娶不得的女人“。这点在振保回国前就有预示,一次是去嫖妓,一次是初恋情人。这两个女人,都是热情的足以让振保春心荡漾的女人。而振保真正付出情感的,初恋女友和王娇蕊,她们两个是红玫瑰的表征,在遇见的第一眼,她们就是振保心头血。
2.白玫瑰
既然振保从王娇蕊交往前自己的心理就知道,自己喜欢的是那种娶不得的女人。何谓娶不得?就是振保他不会娶的女人。因此,毫无意外振保与王娇蕊分道扬镳,作为白玫瑰意象的孟烟鹂登场,她身上有着传统女性的美:音容较好、端庄、娴静,正似白玫瑰那般纯洁美丽。
孟烟鹂也只是让振保的心稍作停留,而后便拴不住他的心了。振保之后便在外面眠花宿柳,孟烟鹂也许是出于报复、也许出于寂寞的需求,而跟裁缝出轨了。这一幕幕不过荒唐一场。
3
很多人认为,《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主题就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用陈奕迅的歌词”得不到的在骚动“恰到好处的概括了这个故事的主题,这也是张爱玲想说明的故事背后的含义。
这种说法当然没有错误。然而,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张爱玲的情感背景,我更倾向于张爱玲是想向我们传达:在当时的年代,红玫瑰与白玫瑰最终的结局都是悲剧。
很多人说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个故事中振保与白玫瑰结婚,在外面沾花惹草,正如了他的意,左手别人的女人红玫瑰,可以换了又换,右手白玫瑰在家里坐着。
4
民国时期,女子的选择并不多,正如封建社会一样,女子更多的被当作是男子的附庸。这样的男权社会意识下,女子当然是劣势。因此,红玫瑰变成蚊子血,白玫瑰被视为嘴角的饭粘子,这样的悲剧性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