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如果朱标不早逝,燕王朱棣不会造反,即便会造反,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标和朱允炆不同,朱标优势太多了。
一,如果朱标不早逝,朱棣会造反吗
1..首先,朱标是嫡长
前言,如果朱标不早逝,燕王朱棣不会造反,即便会造反,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标和朱允炆不同,朱标优势太多了。
一,如果朱标不早逝,朱棣会造反吗
1..首先,朱标是嫡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标是根正苗红的嫡长子,而且还是朱元璋亲自培养的接班人,13岁时,朱标被封为太子,开始了长达25年的储君生涯,因此朱标有绝对的正统性,皇位怎么轮也轮不到次子朱棣,因此这点来说,朱棣造反名不正言不顺。
2.其次,25年的储君生涯,使朱标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关系,这点是朱棣不能比拟的,毕竟,朱元璋是把朱标当做接班人在培养,朱标成年以后,朱元璋给予了朱标大量处理政务的机会,而且朱标不仅是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在朝廷上也很受百官的尊敬。
综上所述,朱标无论是在皇位继承上,还是在能力经验上都是朱棣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只要朱标这个老大哥在,朱棣想造反还得掂量掂量,即便强行起兵,等待他的只有灭亡。
二,朱棣举兵反朱允炆的理由
可惜,很多事情没有如果,事实就是朱标的早逝,朱允炆的继位,加快了朱棣造反的进程,如果说反朱标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反朱允炆可谓是理由充足。
1.首先,朱标是朱元璋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长幼有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朱棣既非长子又非嫡子,你反朱标名不正言不顺,无人支持,相反,朱允炆确是隔代皇位相传,也就是说,朱元璋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而是直接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朱元璋对外发布的圣旨写得很清晰“皇孙世嫡,富于年龄,正位储极,四海系心”,但是,作为次子的朱棣可就不满意了,兄终弟及,他认为皇位怎么轮也轮不到隔代的朱允炆。
2.急于削藩逼迫了朱棣提前的造反
明朝的藩王制度一向是个诟病,尤其是朱元璋早期分封的诸王,不但有三卫的府兵,甚至还有封地的财政,政务管理权,藩王权利的巨大给朱允炆执政登基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朱允炆因此决定消藩,并且毫不手软地向他的叔叔们举起了屠刀,几位势力较小的藩王先后被削,被贬庶人。朱棣一看形势不对,于1399年,朱棣起兵造反,打着“诛齐黄,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最终靖难成功。
3.朱允炆的能力比朱标,朱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说朱标还健在的话,朱棣不敢造反的原因除了正统以外,朱标能力出众,早早就替朱元璋处理政务,在军中,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一旦朱棣造反,必将群起而攻之。相反,朱允炆年纪尚幼,资历不足,在军中朝中也无威望,而且朱允炆书生气十足,也没有治国经验。相反,朱标过逝以后,朱棣少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对于书生气十足的小辈子侄,还是十拿九稳的,况且,朱棣有勇有谋,相当善战,此消彼长,朱允炆和朱棣对比差距明显。《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太祖谓“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这一句很明显了,朱元璋对燕王朱棣评价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