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何进出生低贱,虽然有外戚之名,但并没有被广泛认同,很多名流瞧不起他,这样就会倒逼何进犯错。袁绍和袁术为代表的世家之所以和何进走的近,是因为皇帝在何进手里。世家帮助何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我的回答更精彩 :
袁绍绝不是无能之辈,他要董卓进京有他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是故意把董卓这头野牛赶进首都瓷器店 。
第一,早期袁本初有勇有谋,对时事判断准确。
袁绍出身东汉名门,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早期看袁本初有勇有谋,在十常侍乱政和董卓霸京师时期对时事判断非常准确,也属于有勇有谋,表面看来是对汉朝尽忠职守的忠臣。
袁绍恐怕不会想不到外兵入京带来的危险。即使他意识不到,他身边的人也会帮他意识到。曹操也说,大将军想扫除宦官,只需杀了元凶即可!何必尽数杀灭,扫除宦官只需一狱吏足矣!既然知道危害,袁绍却依然热衷于帮助何进召外兵入京,为什么?
第二,袁绍引董卓入京,背后有更大的用心。
袁绍的野心,恐怕是要结束这长期以来困扰朝政多年的顽疾。他想要的,是利用何进铲除宦官,然后,矛头一指,再除掉何进!他故意把董卓这头野牛赶进首都瓷器店,把那些瓶瓶罐罐砸个稀巴烂,然后由他来主持全局。
因为当时来看,袁绍最有威望。建立一个真正由自己主导的大汉朝廷,或者取而代之,这才是作为四世三公门阀世家的袁绍想要的结果。袁绍引董卓进京,借助董卓壮大袁氏一族在朝中的影响力,借机控制朝廷。
第三,袁绍对西凉铁骑的彪悍凶狠门清。
武威古称凉州,主要是今天的甘肃武威凉州区,古代最大版图的时候,疆域把大半个甘肃占了,还扩延到周围几省,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汉代十三刺史部之一。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因在中国的西部,故又称西凉,治所姑臧。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凉州便成为丝路重镇和经济交流的大都会。
西夏辅郡西凉府(如今的武威)\"善水草、益畜牧\",素有\"凉州畜牧甲天下\"之誉,以\"凉州\"为代表的河西右厢地区是西夏最大的官营马场。马在西夏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西凉兵作战彪悍、凶狠,尤其适合沙漠戈壁的长距离持久奔袭作战,这也与人的特质和他们的高头大马特质有关,从凉州东汉出土的方阵看,确实如此。但是因为天高皇帝远,西凉成为法外之地,西凉兵所处之地补给困难,烧杀抢掠也就成了家常便饭。西汉末年,董卓掌控西凉军。
第四,董卓生性凶残,臭名昭著 ,袁绍岂能不知?
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人,末年军阀和权臣,其种种的暴行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总体评价极其负面的人物之一。董卓生性凶残,犯下诸多罪行,是《三国演义》里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他生性残暴,嗜血好杀,将东汉王朝弄得乌烟瘴气,同时又将老百姓虐得朝不保夕,纵容西北军烧杀抢掠,屠戮平民,甚至残杀俘虏以恐吓文武百官。
控制中央政权后,经常派遣手下士兵四处劫掠,残暴百姓。董卓率军初次进兵洛阳时,见城中富足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金帛财产无数,便放纵手下士兵,实行所谓\"收牢\"运动。这些士兵到处杀人放火,奸淫妇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第五,人算不如天算,袁氏如意算盘落空。
许多有志之士出于对国家危亡的考虑,联合讨伐与董卓,董卓虽奋力反抗,但最后已无济于事,当场被杀,并诛连三族。 袁绍的野心,是利用何进铲除宦官,然后,矛头一指,再除掉何进!他故意把董卓这头野牛赶进首都瓷器店,把那些瓶瓶罐罐砸个稀巴烂,然后由他来主持全局。但人算不如天算,袁氏家族先是兄弟反目,后兵败官渡,他的如意算盘也就落了空。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各路英雄机关算尽,各显神通。随着袁绍年事渐高,成了一个凤毛鸡胆,虎皮羊身的典型,终不成事。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逸闻秘史寻雅趣,名人奇事为镜鉴。
神游史海,烟波缥缈的古文旧典犹如取之不尽的珍宝异藏; 深耕文苑,浩瀚无际的老著新说却似品尝不竭的美味佳肴; 古往今来,数不胜数的正书野史总有叹为观止的悲欢离合; 前世今生,三朝五代的奇闻杂谈尽显令人唏嘘的酸甜苦辣。 它们或发人深思,或給人启迪,或令人感叹,或予人睿智。君若有暇,不妨听我娓娓道来,我愿成为您忠实的良朋益友,陪伴您的闲暇时光。
以文会友,敬请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