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欢迎来喷。
首先这个故事是新东方的一个缩影。大致人设和故事情节是有一定现实参考的。感兴趣的人可以去读下俞敏洪的书。会更有意思
回到影片,成东青是一个相对保守
曾经有幸听过电影故事原型徐小平和王强的一次演讲,他们讲起来以后便疯狂的互黑,但被黑的最多的还是不在会场的俞敏洪。
徐小平将《中国合伙人》奉为圭臬,但俞敏洪则不太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更为靠近徐小平对他们三个人故事的视角。
陈可辛导演在韩三平的提议下决定拍一部属于中国人的创业故事,有人向陈可辛导演推荐了新东方教育的三位联合创始人。
徐小平带着骄傲的自嘲说:“虽然这三个人企业做的不算太大,但故事总算精彩。
于是陈可辛找到了徐小平,希望他能为这部电影写剧本的初稿”。
徐小平很开心,文艺青年的内心活泛了起来。他跑到海南岛,闭关了两个周。生生的写了十万字,一部长篇的体量,把他自己的半生都写了进去。
虽然没有顺利成为陈可辛的剧本,但是陈可辛在看完徐小平的这部编年史之后,才思泉涌,写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版《中国合伙人》。
在陈可辛的版本里,俞敏洪变成了那个保守而又有点固执的成东青,身家上亿还在坚持自己换灯泡的“土鳖”。
徐小平则变成了那个骨子里就优秀,却被现实教训,而后一路助推新梦想做大的孟晓骏。而俞敏洪的老班长王强则变身那个周旋于成东青与孟晓骏之间的王阳。
这是戏剧的冲突点之所在,成东青保守的性格自然决定了他不上市的初衷,决定了他不想把公司交给股东的执念。而这是与时俱进的孟晓骏不可接受的,上市是时代的潮流,也只有上市才是孟晓骏认同的事业。
所以他们自然会产生分歧,而成东青也不再想对孟晓骏说yes。
现实也许更残酷,在新东方上市的那一年,王强与徐小平离开了新东方。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