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让一些中国画比较注重写意而不讲求写实?

其实,在元朝之前,中国画是非常重视写实的,特别是宋画,非常崇尚实写,宋人自己说:“观画之术,唯逼真而已。得真之全者,绝也;得多者上也;非真即下。”几乎所有的宋代大画家都是写实的高手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4 17:32:26

在艺术领域,创新非常可贵。做为一个画家能在方寸之间表达自己所思所忆是一件很酷的事,画家本人在创造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快乐。

首先要说的是,并不是只有中国画有写意流派,西方的油画也有写意流派,所谓的后印象派就注重写意,梵高的画很多都是如此。我以为中国的写意画产生有三点原因:一、文化原因。中国的宣纸、毛笔更方便打造写意画,中国的文化流派更注重灵性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写意画生发进步。另外是中国文人对写意画的巨大推动。中国的画匠绝少有成名的,不管是给宫殿画多少彩绘也只是工匠,哪怕画得无比的准确。往往是那些有文化修养的文人绘画更容易得到流传。

换句话说象王维、米芾、八大山人、徐渭、郑板桥等人都是饱读诗书,他们在画画时更倾向于表达内心世界,写意画恰好让他们得心应手。精描细画让位给破墨、泼墨、大写意。宁可散乱也绝重复,宁可叛逆也不保守退步……二、自然原因。有一天早上,远望群山,雾气朦胧,我突然意识到有些风景是不需要看全的,要有遮隐,要有空白才能让人回味无穷。其实很多大写意山水或人物画,无非是模拟高妙的自然,本质上并没有完全摆脱自然万物。当一个画家以自然为师,终归会发现自然的个别时空奇异之处,与内心产生共鸣。

三、创造原因。以自然为师的画家在更进一步时,就会遇到各种瓶颈,有一天会悟出一个道理,要学会道法自然,这个道在画家心中就是创造的秘境,是心手合一打造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创造物。这时,画家很容易就进入一种追求神似,求生韵的状态。一句话就是追求比自然造化更牛的创造力。

那你与自然比精细?还不如与自然比创造灵性的自由。看看中国的书法文字,从金文、甲骨文到篆字、草书等,是从象形到彰显神韵的过渡。那些古代书法大家很自然地就领悟到书情画意,触类旁通。也就是画家要超脱是要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写意画刚好是表情达意柳暗花明让人眼前一亮……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