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拜把兄弟都是谁?

1907年,由张作霖领衔的结盟八兄弟在东北横空出世。几十年间,这八兄弟在民国谱写出的金戈铁马、恩怨情仇,可谓是一部既有江湖又有庙堂的厚重传奇。
按老规矩,当年这八兄弟是按年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21:33:33

1907年,张作霖与七个人结拜成兄弟,在之后近20多年时间里,有些人始终是他的铁哥们、也有个别人却越走越远了 。今天,我们讲讲张作霖和他这七个拜把子兄弟的传奇故事。

他们分别是:马龙潭、吴俊升、冯德麟、汤玉麟、张景惠、孙烈臣、张作相,这是按照年龄排序的,张作霖是其中的七爷。我把这七个兄弟分成了三类:过命的兄弟、一波三折的兄弟以及分道扬镳的兄弟。

过命的兄弟:老八张作相、老六孙烈臣、老二吴俊升

1、老八:张作相

张作相,比张作霖小6岁,是八兄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是八弟。他是奉系军团二把手,所以先从他开始讲起。张作相和张作霖两个人名字相近,但不是亲兄弟;虽然他们俩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甚至比亲兄弟更为亲近。在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里面,我认为老八张作相是关系最铁的一个。

1881年,张作相出生于奉天锦州义县,家境贫寒,只读过3年私塾。16岁时,他的一位族兄被土匪所杀,他便开始了流浪生活。张作相农忙时给种地人家打短工、农闲时到城里当泥瓦匠,经常遭人欺辱。

没过多久,他率领20余人投奔了张作霖,在北镇桑林子一带组织地方保险队,这个时候大约是1901年。

张作相和张作霖名字只差一个字,年龄比张作霖小6岁,张作霖觉得很有缘份,非常高兴,就认作了异性兄弟。张作相曾在枪林弹雨中孤身救出张作霖,所以他们两兄弟是患难之交,形同手足。

张作霖战败的时候,张作相鼓励他振作;张作霖想要种植鸦片筹军饷的时候,张作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他拒种鸦片;张作霖1928年被日本人炸死身亡后,张作相拒绝担任总司令,辅佐张学良上位。

张作相除原配夫人赵静宣,还有6位姨太太;有9个儿子和11个女儿。于1949年因病身故,享年68岁。

在那些年里,不管如何艰苦,张作相始终拒绝和日本人合作,也拒绝蒋介石的邀请去台湾。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朋友!这是一个有高尚品德、善恶分明、忠诚可靠的人,也是张作霖最好的兄弟之一!

2、老六孙烈臣

孙烈臣年龄比张作霖大3岁,在八个兄弟中排行老六,所以是六哥。在部队里,孙烈臣一直对张作霖忠肝义胆,是他最得力的干将,也是最信任的人之一。

1872年,孙烈臣出生于奉天黑山芳山镇,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亲为人做针线活糊口。他小时候好学、善骑射,但因一贫如洗,没有读过什么书。他曾经打过短工、贩过马,辛勤劳动。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沙俄强占辽宁,盛京总督增祺被迫出走,受到富户赵文清款待。翌日,赵文清邀表兄孙烈臣一道,护送增祺。孙烈臣由于护送盛京总督增祺而立功,留用于督军部堂任戈什(即总督的侍从武弁)。不久便被提拔为中营帮带(相当于副营长)。

张作霖任统领后,孙烈臣的队伍改为前路巡防营,任四营营长。1912年,时年38岁的孙烈臣,任东北军54旅旅长,后来任师长、湘东总司令、东北军副司令长官、黑龙江督军兼行省省长;孙烈臣47岁时,被授予陆军上将,相继出任吉林督军兼行省省长、吉林保安总司令。

张作霖与孙烈臣的关系非常好。1917年,冯德麟因参与张勋复辟被褫夺军权,孙烈臣在张作霖的荐举下升任27师师长。1922年,直奉大战,孙烈臣战功显赫,出任东北军陆军总部参谋总长,重组部队、举办军校、筹建空军,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家兵工厂、奉天兵工厂。

孙烈臣身兼数职,疾病缠身,遂向张作霖提出辞呈,但张作霖只允许他回家休养。1924年,孙烈臣病逝,终年52岁,一生无子女。张作霖前往吊唁,竟抱着孙烈臣的尸体痛哭,长达半小时之久。

孙烈臣懂得借力、能够隐忍、奇谋百出,是一个稳重、凡事三思而行的人,有效弥补了团队处理大事时容易冲动的思维缺陷。这是一个有性格稳重、忠诚可靠的人,也是张作霖最好的兄弟之一!

3、老二吴俊升

吴俊升,比张作霖大12岁,在八个兄弟中排行老二,是二哥,人称“吴大舌头”。1928年,他和张作霖一起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他和张作霖是好兄弟,也是张作霖非常信任的人。

1863年,吴俊升出生于奉天昌图府,世代务农,吴俊家境贫寒。七八岁时便给人家放马牧羊;十三岁去四平街庆丰当铺做小伙计,由于性情顽劣、经常惹事生非,不久即被辞退;后又随其父贩过马匹。

1880年,十七岁的吴俊升加入辽源捕盗营,先后做过伙夫、马夫,三年后被编入骑兵。因善医马疾,为骑兵营官看中,先后升什长、哨官。

1912年,蒙古王公勾结日本人,策动“满蒙独立”,吴俊升率部给其以沉重打击;1921年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俊升任第5军军长。1925年郭松龄反奉,吴俊升任讨逆军总司令,兼左路军团司令,击败郭松龄部队。

“我是老粗,不懂得红蓝铅笔在地图上怎么划,可我知道两人打架,我扯谁的后腿,谁就趴下了。”吴俊升为人很粗狂,但很擅长打仗。

他貌似憨庸,而心实狡黠,集强悍、愚昧、荒唐、残暴于一身,却又善于玩弄权术,成为东北首富。但是他对张作霖很忠诚,也是过命的交情,同享福、共患难的好兄弟!

一波三折的兄弟:大哥马龙潭、老三冯德麟、老四汤玉麟

3、大哥马龙潭

马龙潭,比张作霖大18岁,在八个兄弟中年龄最大,是大哥。他文武通达、才华过人,爱好书法,堪称一代儒将。他是让张作霖既尊敬、又忌惮的兄弟,对他始终不敢放下戒心。

1857年,马龙潭出生于河北省庆云县,与其他结拜兄弟不同的是,他出生在一个军武之家,父亲马奇峰是振威将军,世袭云骑尉,家境不错。少年时的马龙潭文武双全,喜爱骑马放枪,玩刀弄剑,酷爱诗文。

1900年7月沙皇俄国借口保护中东铁路及南满洲支线出兵东北,8月上旬俄国军队一部从旅顺口北犯,马龙潭率部前往阻击,连败俄军。俄国军队占领奉天后,马龙潭奉命保护兴京清朝皇帝祖陵有功,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特赏赐四品花翎顶戴。

1909年10月任统领(相当于旅长);1910年秋带兵镇压庄河农民抗捐斗争,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赐“骏声远绍”匾额及银瓶;1920年,张作霖解除了马龙潭陆军中将东边镇守使军职,将他调任洮昌道尹辽源交涉员并总办辽源商阜事宜。马龙潭在洮昌任上减赋税、办学校,兴利除弊,深得百姓拥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龙潭暂居四平,日本加剧侵略东北,想用其名望收买人心,特成立中满自治会,擅自发出文告,委任马龙潭担任会长。马龙潭得知后在日本人面前拍案拒绝,甚至一头撞到床头,满头流血。1940年,马龙潭病逝于四平。

马龙潭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文韬武略、儒雅随和,他保境安民,有着崇高气节。他对于张作霖而言,是兄长也是前辈,但是因其能力太强、良好的口碑,致使张作霖始终对其心存芥蒂,没有重用。

4、老三冯德麟

冯德麟,比张作霖大7岁,在八个兄弟中排行老三,是三哥。他是张作霖的前辈,早期张作霖对其很是崇拜。他和张作霖之间的相处、亦师亦友,但是后期的关系有了冲突。

1868年,冯德麟出生于奉天海城,幼年家境普通,17岁就投身绿林。经过数年的闯荡,他的公正侠勇之名散播开来,辽西辽南各地的百姓都称其为“团总”。冯德麟出道早、团伙大、占地广、讲义气,当时已经确定了绿林和乡勇界前辈的地位。

张作霖最初与冯德麟交往时,就对他充满了崇敬之情。比张作霖大9岁的冯麟阁经常到张作霖所在的大车店入住,他见张作霖为人机灵、讨人喜欢,曾给他讲过不少绿林好汉的故事。1894年,面对贫困窘迫的生活,张作霖不得不投奔曾经给过他许多幻想的冯德麟。

1912年,巡防营改编为陆军,北京国务院任命张作霖为27师师长,冯德麟为28师师长,补授冯为陆军中将衔,授二等文虎幸、二等嘉禾章、三等宝光嘉禾章,与张作霖平起平坐。冯部28师驻广宁,张作霖的27师则驻在省城,由于两人驻地不同,冯德麟感觉不开心,两人渐生裂痕。

1917年,冯德麟因一直与张作霖不合,全力支持汤玉麟的对抗行动,从而加剧了张作霖与冯德麟之间的矛盾;同年其参与张勋复辟,想取张作霖而代之,失败。张作霖虽然与冯德麟素有矛盾,但念其绿林情谊,动员27师、28师、29师百余人,联名向北京为冯德麟清明,段祺瑞政府才改判为“参加复辟证据不足,因吸鸦片罪罚八百元”为由而获释。

冯德麟是一个绿林英雄,富有野心,作为前辈,与张作霖争权夺利。他对于张作霖而言,是兄长、也是前辈、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两人不同心,相处始终别扭,但是在危难时,张作霖始终不忘冯德麟早年的提携和帮助,给与其最大的帮助。

5、老四汤玉麟

汤玉麟,比张作霖大4岁,在八个兄弟中排行老四,是四哥,绰号“汤大虎”。他绿林出生、一生戎马生涯。他曾经救过张作霖的命,但是之后两人也起过矛盾,终究没有那么忠心。

1871年,汤玉麟出生于奉天锦州义县,幼时家境贫困,没有读过什么书。自幼给富人家放牛、放羊,稍长给老板赶车,为雇主运输货物往来于朝阳和阜新之间,为了防身他苦学骑射有百步穿扬之功,因其身材高大,能力举数百斤因而远近皆知。

汤玉麟在一次外出运货归来时突遭土匪打劫,因势单力薄吃了大亏一怒之下到大凌河投奔苑四、苑五兄弟当了绿林好汉,开始了打家劫舍的土匪生涯。1894年,一些参加中日甲午战争的清军溃败后投入到汤玉麟的山寨入伙,因而使其部武器精良加强了作战能力,使汤玉麟在辽河流域成了一位出了名的大杆子。

1900年,张作霖率领的保险队受到土匪金寿山的进攻,幸汤玉麟率部解救才使张作霖免于此难。张作霖感激汤玉麟救命之恩与其结为金兰之交的兄弟,为此张作霖奉汤玉麟为义兄。

汤玉麟自认为是奉系创业元老,为此骄横跋扈多有犯上之举,因此遭张作霖反感,因此1916年张作霖出任奉天省督军兼省长,没有提升老大哥汤玉麟,两人产生了隔阂。1917年,张作霖下令免去汤玉麟的一切职务;汤玉麟也不甘示弱率两个团兵力反出奉天城进入冯德麟第28师防地,他联合冯德麟共同发表反张通电要求张作霖立即下野。

1917年,汤玉麟参与张勋复辟,在段祺瑞、汤化龙指挥的讨逆军打击下土崩瓦解,复辟宣告失败,张勋败逃荷兰使馆;汤玉麟则率部北逃蒙古避祸。1918年,经几个兄弟从中周旋,汤玉麟才与张作霖握手言和,率部回到奉天出任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的中将顾问。

汤玉麟的一生戎马生涯,世人对其褒贬不一,生能逢时,却不能救世。他和张作霖是生死之交,但是当中生了嫌隙,始终也不能算得上忠心两字。

分道扬镳的兄弟:老五张景惠

7、老五张景惠

张景惠,比张作霖大4岁,在八个兄弟中排行老五,是五哥。他擅长结交朋友、对张作霖言听计从。他始终对张作霖很忠心,但是后来他投靠了日本人,成了汉奸。

1871年,张景惠出生于奉天八角台,他青年时期跟随父亲卖豆腐为生。他善于结交朋友,经常出入赌博场所。当时各地枭雄一时乘机而起,张景惠也拉起大排,由商务会长出面,在八角台镇成立自卫团,自任团练长,为本镇的商号富户看家护院。

1906年,张作霖任后路巡防营统领,张景惠也随之升为管带;张作霖任27师师长时,张景惠任该师团长;1917年,汤玉麟因张作霖重用王永江而与张作霖交恶时,张景惠最终站在张作霖一边,升任第53旅旅长;1918年8月,张景惠侦知杨宇霆与徐树铮相互勾结,用奉军名义,私自招募新兵4个旅,发展个人势力,密报张作霖,遂使徐、杨被逐。张景惠升任奉军副司令,代表张作霖常住北京。

“九·一八”事变后,张景惠公开投敌,先后任伪参议府议长兼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军政部总长、满洲国务总理大臣等职。“八·一五”光复,张景惠被苏军逮捕,关押于辽宁的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病死于战犯管理所。

张景惠在张作霖死前,对其忠心耿耿,但是后期投靠日本人,成了汉奸。他对于张作霖而言,肯定是衷心的好兄弟,但是他要是知道后来他投日,肯定是要分道扬镳的。

小结:

张作霖的7个拜把兄弟,除了张景惠之外,都坚决不和日本人合作,值得敬佩。他们的故事就简单讲到这里,有什么补充的信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