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当地时间7月8日上午,在位于奈良市的一场演讲中遭遇枪击,后因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不治身亡。
据悉,安倍晋三曾任日本第90代、第96-98代日本首相,虽然中途曾在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当地时间7月8日上午,在位于奈良市的一场演讲中遭遇枪击,后因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不治身亡。
据悉,安倍晋三曾任日本第90代、第96-98代日本首相,虽然中途曾在2007年和2020年因病提出辞职,但他的在位时间加起来依然达到8年零8个月,是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
当地时间7月14日傍晚,日本的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召开新闻发布会,他宣布:将在今年秋天为前首相安倍晋三举行国葬。
安倍是继1967年吉田茂之后,第二位在二战后举行“国葬”的日本前首相。
岸田文雄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前首相安倍晋三举行“国葬”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基于以下四点:
1.安倍晋三是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在将近9年的任期内为日本“殚精竭虑”、“劳苦功高”,他率领日本经历诸多国内外挑战。
2.安倍在2011年3月11日,3.11日本地震之后,积极开展以“美日”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率领日本走向复兴,让日本的经济、社会得到稳定的发展,安倍功不可没。
3.安倍在位期间,积极开展与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不管是在日本国内还是在国际社会上,安倍都享有“很高的评价”,此番作为,就是为了缅怀安倍。
4.安倍是在为了给自民党参议院选举拉票而遇害的,因此值得更多的尊重,以歌颂他的付出,以慰在天之灵。
最后岸田文雄还强调,他希望以“国葬”的方式,向外界呼吁抵制暴力行为,这是一种珍爱和平的表现。
安倍晋三被刺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国内党派之间的竞争。
安倍遇刺刚好发生在日本参议院选举的前夕,这不由得让人产生联想,安倍在卸任之前是自民党的总裁,此番安倍遇害有可能成为自民党参议院竞选激进的牺牲品,但是这种说法被有关专家否定,因为在安倍遇害前,自民党在参议院竞选中已经获得了超过2/3的选票,因此,刺杀安倍变得多次一举,所以案件的原因有可能还是因为个人原因。
二、国内社会动乱。
自从安倍被刺身亡后,日本的股市直线下跌,安倍在位时所推行的“安倍经济学”,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没有让普通民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加上日本日渐低迷的经济态势,也给日本的社会动荡增添了几分可能性。
三、国际反响。
众所周知,安倍在国际交往中,对于俄罗斯和美国谁都不敢得罪,在俄乌战争期间,他还放言指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而乌克兰恰恰是北区内定的“亲密伙伴”。
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对于俄乌战争的态度与安倍截然相反,他是第一个参加北约峰会的日本首相,会后还扬言要改变安倍在位时期日本与北约制定的《个别伙伴合作计划》。
总之,安倍虽然已经卸任,但是他的余威尚在,在经济、社会和国际上均有很高的发言权,因此,安倍的死,注定会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
此番岸田文雄宣布给安倍举行“国葬”,可以说意味深长、作秀又或者是为了粉饰太平?我们不得而知,但安倍的一生总算是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