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出色的杀手组织是哪个?

它开创者叫霍山。霍山应该是哈桑·沙巴的音译。他的据点,也就是传说中的“山中老人”的“山”,在Alamūt(阿拉穆特堡),位于里海南岸,今伊朗吉兰省境内,厄尔布尔士山脉的3000米高峰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09:16:08

它开创者叫霍山。霍山应该是哈桑·沙巴的音译。他的据点,也就是传说中的“山中老人”的“山”,在Alamūt(阿拉穆特堡),位于里海南岸,今伊朗吉兰省境内,厄尔布尔士山脉的3000米高峰之上,只有一条狭窄陡峭的蜿蜒小道可通山顶,因其险峻,也被称作“鹰堡”,距离德黑兰约100公里。

经过周密安排,1092年10月,一名刺客乔装成一名苏菲修炼者,接近尼札姆后在卫兵丛中将其一刀刺杀,引起了伊斯兰世界震惊。

塞尔柱王朝苏丹马立克率军攻打阿拉穆特堡,但竟然无法攻克。

“山中老人”于是使用“卓刃于地,遗书于案”之法进行刺杀威胁,使得反对该派的高官显贵们不得不小心警惕,处处设防,甚至有人请求苏丹允许自己带着武器上朝,以防不测。

此外他们在1130年刺杀了霍姆斯和大马士革的长官、法特梅王朝的哈里发阿米尔,1152年刺杀了十字军的黎波里王雷蒙二世,1192年两个伪装成基督教传教士的“山中老人”更是刺杀了十字军国家耶路撒冷国王康拉德。

连伊斯兰世界抗击十字军侵略的英雄、埃及阿尤布王朝苏丹萨拉丁在叙利亚北部作战时,也两次险遭阿萨辛派刺客的暗算。

结果,一系列的恐怖活动引起了东西方统治者的畏惮,他们为自保甚至向“山中老人”缴纳保护费。

“诸国君主畏甚,乃纳币以求和好”。

连远在西欧的德皇腓特烈二世也派使者带去了8万第纳尔。

十三世纪中期,“山中老人”甚至将匕首伸向了如日中天的蒙古汗国,大汗蒙哥即位后,他们派出40名杀手,化装进入遥远的蒙古京城和林,伺机行刺,以至蒙哥大汗在其汗庭不得不对域外使臣保持高度警备,并严加盘查。

———

但蒙古人吃这一套吗?当然不吃,大汗蒙哥派出了旭烈兀,去搞定“山中老人”。

1253年10月旭烈兀统兵西征,麾下有十万大军,包括由炮(投石机)手、火焰放射手、弩手组成的汉军千人队随其出征。

1256年,蒙古大军主力渡过阿姆河,逼近阿萨辛派控制区。险峻的地形严重制约了蒙古骑兵的战斗力,先锋怯的不花率领的1.2万人军队此时已在坚固的吉儿都怯堡前一筹莫展,围攻达两年之久仍未攻克。

但当旭烈兀的主力赶到后,阿萨辛派的抵抗变成了螳臂当车。由汉军操作的投石机摧毁了坚固的城墙,蒙古巴图鲁们攀上了悬崖峭壁,令守卫者大惊失色。为数众多的“刺客”只是一支执行暗杀任务的敢死队,个人能力或许超强,但本身并不是经过训练的、有组织的正式军队,阿萨辛派无法抵御横扫欧亚的蒙古军队。

蒙古大军步步紧逼,1256年11月,旭烈兀一面架炮轰击,一面施展政治手腕,向身在堡内的、当时的教主鲁坤丁提出,若在5日内投降,可以保证成员人身安全。最后终于迫使鲁坤丁率众出降,其他四十余个大小城堡也相继投降。蒙古人在解除了他们的武装之后,将所有城堡捣毁,一个不留。

而阿拉穆特堡被旭烈兀的大军扫荡过后也成为废墟,只是由于旭烈兀的秘书官、著名历史学家志费尼的请求,堡垒里的珍贵图书和天文仪器才得以保存下来。

战争结束后,旭烈兀背弃诺言,蒙古军在将鲁坤丁送去和林的路上将其杀死,他的信徒们也一个不留。

史载:“虽在襁褓者,亦不幸免”。

即使按照杀戮成性的中世纪蒙古人的标准,这也是极不寻常的举动。

在以往的战事中,蒙古军对于未曾抗拒、主动乞降的人通常是饶过性命的,但对于恐怖活动的恐惧和憎恶,使得蒙哥大汗早已有言在先——对阿萨辛派“无少长悉行诛戮”。

也正因如此,根据志费尼的记述:

“阿拉穆特陷落之后,阿萨辛派已经全部被消灭了”。

“这个可怕的刺杀组织,它在十二世纪曾经费尽了塞尔柱王朝的一切努力,使哈里发教廷和基督教世界为之震慑……现在终于被铲除了。”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甚至认为:

“这是蒙古人对于当时文明带来的唯一‬一种贡献。”

本回答‬部分内容‬‬首发“圣‬谛‬”,已获独家‬授权推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