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的原理是什么?准确率能达到多少?

健康码的数据来自于大数据,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往7~14天的GPS位置、线下扫码商家位置、购买火车票的信息等等,如果你买了一张去湖北的火车票,健康码很可能就会变色。
健康码的数据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30 23:28:38

健康码基于大数据

健康码不是单一的存在,也不是大家所理解的个人申报填写数据是什么就是什么。任何人通过末端填写数据,提交数据,然后后台经过大量的数据库进行分析,起码要看近期去过什么地方的记录,有没有医院就诊的记录,自己申报地周边的疫情情况等等,最终才能给出相应的结果。

健康码将用于更多场景

为了更好跟踪一个人的行动轨迹,了解个人身体健康情况。试想如果一个人不管去哪里,这个健康码都能如实的记录下来,再通过相关的后台大数据做分析,是不是可以准确判断这个人的情况呢?当然,目前是用语疫情防控,但是不排除将来会作为一项必要的身份证明一直存在。

健康码需要完善相关的机制

虽然有强大的后台数据分析,但是也需要个人如实的上报情况,所以相信在一段时间之内,相关的政策多会随之出台,让健康码更健康,让数据库更完善,让出行更安全。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