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官僚政府灭亡周期是否是250年左右?

由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而在生产力暂时无法得到大规模提升的情况下,唯一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是增加劳动力,多生孩子,所以中国封建社会提倡多子多福。但是,土地所能承载的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09 15:22:37

由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而在生产力暂时无法得到大规模提升的情况下,唯一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是增加劳动力,多生孩子,所以中国封建社会提倡多子多福。但是,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是有限的,所以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可开垦土地上限与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封建社会必然会出现“可开垦土地增加——粮食增产——人口上升——出现盛世——人口达到且超过土地所能承载最大值——粮食减产,人均口粮减少——阶级矛盾激化,爆发农民战争——王朝灭亡,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可开垦土地增加的循环。这中间有几个因素会影响这个循环,但不是决定性的1.技术革新与引进优良作物而提高人口上限。如两汉钢铁技术的发展,明清番薯的引进。但这一过程太过缓慢,通常一个技术革新只能带来几万或几十万的人口指标,中国人口从两千万到两亿用了两千年,而一个循环通常不过两百来年,足以显示这一因素的影响之小2.发动对外战争,严刑峻法消耗过剩人口。但战争消耗过剩人口的同时也在消耗粮食。3.天灾 传染病消耗过剩人口4.抑制土地兼并,减轻税负,缓和阶级矛盾5.新的土地的开发6.兴建大量工程,使脱产农民增加,生产力下降。而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工业,工业化带来的机械化生产和优良育种大大提高了人口上限,并且使工业产品呈指数化增长。但是,商品生产出来是需要卖出来赚取利润的“商品售价=工资+商品成本”这一等式天然决定了工资永远无法购买全部商品。所以才有那句“资本主义危机是生存过剩的危机,这个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工人阶级有支付能力不足的过剩”,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循环是“工业增长—工业品增加—无产阶级购买力不足—生产过剩,经济危机—销毁工业品,过剩生产能力购买新的生产资料,对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发动帝国主义战争消耗过剩工业品——工业增长”,这一循环在理想条件下是每十年爆发一次。这一循环的影响因素有1.科技投资吸收过剩工业品2.殖民地市场吸收过剩工业品3.福利制度向无产阶级分配一定工业品4.战争消耗过剩工业品,如一战二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