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的佛教造像有什么特点?

前面的有些回答,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来讲一下密宗。
密宗是印度大乘佛教的部分派别与印度教相结合的产物。密宗认为世界是由“六大”构成的。六大分别是:地、水、火、风、空、识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18:59:03

在藏传佛教的圣像系统中,分别有显宗佛像和密宗佛像。如果用第一感来分辨的话,那些和平相,也称作寂静的,就属显宗造像,有佛、菩萨、罗汉等,显宗佛像在藏传佛教里占很少部分,其他大量的忿怒相和半忿怒相,就是密宗佛像了,有些特别的是文殊的主尊身相,显宗密宗大体一致,都是那种右手持剑,左肩负经书的尊像。

藏传佛教佛像一般分为:诸佛部、菩萨部、上师部、本尊部、护法部、空行部,还有法器供器部,以及展现介绍与佛教教义密切相关的图案。

在“诸佛部”中与汉传佛教所不同的是,藏传佛教宣称其密宗教法由密宗始祖大日如来秘密言说的,直接传给了金刚萨埵,又由龙树聆听了亲授密法,从此开创了大乘密宗的根基,藏传佛教特别重视佛的法身大日如来、报身金刚萨埵和化身后代大师,这些都是体现在佛的造像中。

重视修持空行是藏密独有的法门。“空行”藏语音译为“康卓”,包括各种空行母、佛母。空行母是诸佛理体的化现,是女神,梵语名音译为“荼吉尼”,是生于净土的天母。

由于对女神空行母敬信之深,情有独钟,信仰者对她们造像的制作便倾注了全部艺术才华,运用了力所能及的珍宝装饰和工艺大师的绝活技法,使空行母像在藏传佛教的众神殿中,独具风采,神奇瑰丽。

比较典型的密宗佛像都呈忿怒相,如本尊部中的大威德金刚,藏传佛教视为文殊菩萨的忿怒相,表现出调服怨敌的功德,能制服毒龙,断除业障。

这尊造像有九头,三十四臂,十六条腿,拥抱明妃“弱浪玛”,身相寓意总说,是精通三十七道品,彻悟十六性空,障魔消尽,成就殊胜,得大涅槃。

再如护法部中的“黑袍怙主”:属智慧类怙主,是最被重视的主尊护法,在护法群中,在中央位置所现。其造像身形矮壮,一面二臂,三目圆睁,头戴五骨冠,冲天红发,卷舌獠牙。右手持钺刀,左手持颅器,身穿黑袍,足踏二魔威立于莲花日轮之上,此护法神的威力在于阻吓信仰上的魔障。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