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学好的乐器。至于如何难学,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我只想简要地谈谈“为什么那么多老人家自己摸索还拉得那么好”这个问题。
目前,在民乐中,不论是专业的
二胡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学好的乐器。至于如何难学,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我只想简要地谈谈“为什么那么多老人家自己摸索还拉得那么好”这个问题。
目前,在民乐中,不论是专业的琴师,还是民间业余爱好者,学习和拉奏二胡的人占多数。在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专业和业余的民族乐团和戏曲伴奏乐队中,二胡的配备也是最多的。因此,二胡在大众心目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乐了。所以,社会上学练二胡的人非常多,其中包括为数不少的中老年人。
在这些老年业余二胡爱好者中,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他们的演奏水平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一是基本功较好,演奏水平较高。他们从小就热爱和学习二胡,并经过了专业老师的指导,虽然后来没有专业从事二胡演奏工作,但几十年来始终没有间断,一直在拉。这部分人在二胡业余爱好者中属于骨干。
二是早期(六七十年代)接触过二胡,曾经有一点技术基础,但后来间断了,搁下不拉了。进入老年后,有了充足的空闲时间,又拾掇了起来。这些人一般不识谱,演奏技术也欠规范、不系统,水平大都很一般。
三是退休后,进入老年大学进行一段时间的正规学习,再经过几年的学练,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动作较为规范,也能识些谱,但是由于起步晚,演奏水平提高较慢。
四是,以前从未接触过二胡,也不懂什么乐理知识。因老来无事,看着别人拉起二胡潇潇洒洒的,很是羡慕,便也买把二胡自己摆弄。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也能拉上几支简单而又熟悉的老歌,达到了自娱自乐的目的,让人听起来还像那么回事。
题主所提及的“老年人摸索着拉二胡”的,就属于最后一种情况。他们没有经过老师指点,也不按教材(辅导书籍)去练习,完全靠自己去摸索。他们所拉出的二胡声,在外行人听起来感觉好像还不错,但让内行人一听,问题就全都暴露出来了。
首先是音不准。因左手指法不规范,触弦时指距不合理,致使发出的每个音几乎都似是而非,拉出来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其次是音不纯。因右手持弓错误,造成弓力不足、运弓不稳、贴弦不好、快慢不当等,从而极易出现杂音和噪音,听起来感觉刺耳。
第三是节奏不正确,不能按照歌曲所要求的强弱快慢来完成演奏,把一支歌曲拉成了一堆散音,缺乏旋律感。
第四是左右手配合不佳,造成运弓和按弦不统一、不协调,拉出来乐曲连贯性差。
第五,不会运用演奏技巧,按音僵硬死板,没有弹性,拉出来的效果单调乏味,缺少二胡的韵味和风格。
当然,我并不否认“高手在民间”的说法。由于天赋加上刻苦练习,民间确实有通过自学而成为二胡高手的老年人,但那只是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