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让公子扶苏到北方蒙恬的长城军团去锻炼,而没有派扶苏去赵佗的岭南大军去,这种行为,其原因很简单,就是以下几点:
1.岭南大军离都城咸阳路途遥远,有数千里的距离;而北方长城军
公子扶苏被派到蒙恬那里,表面上看是因为触怒了秦始皇,可是其中包含了多少一个父亲对于儿子的失望?
史书记载“扶苏为人仁”,说好听点儿是“仁”,说不好听的就是有点儿懦弱。秦始皇有种扶苏越来越不像自己的感觉。
秦始皇是一个君主不假,可是秦始皇也是一个父亲。一个父亲可能会溺爱自己的幼子,但肯定会对长子寄予厚望。
可是秦始皇不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父亲。看着处处不如自己的儿子,尤其是扶苏的性格还比较懦弱,秦始皇会怎么办?
让一个性格懦弱的孩子变得刚强干练,那绝对不是当时那帮儒生们所擅长的了,最能改变扶苏懦弱性格的就是军队!
这时候秦朝有一南一北两支军队,哪一支军队更能锻练扶苏呢?
南面的一支军队主要是为了开发,所以军队成员大多流民、商人等组成,还有大批迁徙去的移民。等到秦始皇派扶苏去蒙恬那里的时候,南面基本上已经安稳了下来。
北面的军队都是清一色的秦国铁血汉子,完全地保留了原先秦国的铮铮铁骨。扶苏到了那里受到秦军将士的感染,也将会变得果断刚强起来。
那么扶苏的处事风格改变了没有?
应该是改变了。赵高长期在秦始皇的身边,应该能够了解到扶苏的变化。所以赵高才会对李斯说“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不过从扶苏轻易地就被赐死来看,扶苏骨子里那懦弱的性格还是没有改变!看来有些先天的东西,后天是不太容易被改变的。
现在有个“性格决定命运”的论调,不知道秦始皇听到后会做如何感想?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