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郭芙和耶律齐膝下无子?紫衫龙王黛绮丝和小昭就是他们的后代,虽然和杨过无关,但他却知道此事原委
要说郭芙和耶律齐的后人得从明教圣火令说起。
当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铸
谁说郭芙和耶律齐膝下无子?紫衫龙王黛绮丝和小昭就是他们的后代,虽然和杨过无关,但他却知道此事原委
要说郭芙和耶律齐的后人得从明教圣火令说起。
当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铸造了六枚圣火令,并将其毕生武学刻在上面,六枚圣火令和明教同时传入了中原。
郭靖夫妇在襄阳被困那几年的同时,拖雷的儿子正在进行第三次西域远征,正是这次远征,波斯明教投靠了蒙古人。当时31代中原明教教主石教主也遵从总教命令,投降了蒙古。
襄阳被困六年,以黄蓉的智慧,和丐帮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又根据蒙古当时所向披靡的辉煌战果,已经预见到蒙古势必将统一中原。
郭靖夫妇知道襄阳城破是迟早之事,郭靖虽然对以身殉国早有心理准备,但也不忍心郭氏血脉就此断绝。
于是黄蓉未雨绸缪,开始着手城破后的事宜。
铸造屠龙刀、倚天剑为襄阳城破后抗击蒙元做准备
用玄铁剑铸造倚天剑屠龙刀时,必须需要一种耐高温的工具,而这个耐高温的宝物就是明教的圣火令。
于是黄蓉、耶律齐率领丐帮从明教教主石教主手中夺得了圣火令。本来石教主就不得人心,如今又失去了圣火令,明教群起攻之,被迫辞去了教主一职。
新上任的32代衣教主不再对波斯明教总教言听计从,并将以抗元为宗旨写进了教规,还规定不可投降蒙古。后来阳顶天遗书中也提到了衣教主遗命,绝不可遵从波斯总教无理命令。
由于明教行事诡秘,再加上成昆的蓄意挑拨,明教实力虽强,就算是积极抗击蒙元,但在江湖上仍是声名狼藉。
郭靖夫妇为郭家后人远走西域做准备
襄阳城破时,郭芙与耶律齐的儿子当时已经有十几岁了。由于十几年前,杨过用飞石将蒙哥击毙,黄蓉深知,蒙古人肯定要赶尽杀绝他们夫妇及其后代,于是将这个孩子的一切情况严加保密,不让外人所知。
黄蓉也知道,襄阳城如果被攻破,江湖人士为得刀剑秘密、蒙古人为报蒙哥之仇,各路人马不会不惜代价找到他们。
黄蓉也不愿意郭芙的后人卷入江湖纷争和仇杀,过这种沉重的日子,所以,不可能留在中原或桃花岛,最好的选择就是远走他乡,投靠远在西域的华筝公主。
当初华筝因间接害死李萍而内疚,加上和郭靖的感情无果,于是“西赴绝域以依长兄”,投奔拖雷就成了华筝的最佳选择,于是来到了拖雷西域领地钦察汗国。
生性淡泊的华筝对谁登上帝位或者图谋帝位,都不会造成威胁,从此也就远离了蒙古的政治权利中心。
于是郭芙的儿子带着明教的圣火令来到西域钦察汗国,找到了华筝。
华筝为掩人耳目,让郭芙之子身份改换为波斯商贾。郭芙之子将圣火令献给波斯明教,由此立下大功,在西域得到了安身立命之所。
郭芙后人又凭借家传武学立下其他功劳,成为了波斯明教的净善使者。
谢逊“嗯”了一声,仰头向天,出神了半晌,缓缓说道:“二十余年前, 那时明教在阳教主统领之下,好生兴旺。这日光明顶上突然来了三个波斯胡人,手持波斯总教教主手书,谒见阳教主。信中言道,波斯总教有一位净善使者,原是中华人氏,到波斯后久居其地,入了明教,颇建功勋,娶了波斯女子为妻,生有一女。这位净善使者于一年前逝世,临死时心怀故土,遗命要女儿回归中华。总教教主尊重其意,遣人将他女儿送来光明顶上,盼中土明教善予照拂。”
他女儿即为紫衫龙王黛绮丝。黛绮丝回中原的真实目的并非简单的其父临死时心怀故土,要女儿回归中华。
黛绮丝真实的目的是要告诉,当时明教33代教主阳顶天一个秘密,那就是圣火令在波斯总教,这样中原明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拿回圣火令,号令四分五裂的明教教众。
由于黛绮丝为郭家后人,她不仅知道刀剑中隐藏的秘密,还知道郭家另一脉郭襄开山立派的事情,由此黛绮丝对峨嵋派的态度就表现的非常不同。
郭襄本是知道自己亲侄子落脚西域,她也不想郭氏后人再卷入江湖纷争,没将此事与倚天屠龙的秘密一起传与风陵师太,灭绝师太也就无从知晓了。
波斯明教高层也将此事隐瞒得极好,黛绮丝也很配合,以至于波斯总教对于黛绮丝来中原的事也一无所知,甚至连黛绮丝就是紫衫龙王都不知道。
由于她将圣火令的秘密透露给阳顶天,在中原明教立了大功,阳顶天也隐藏了她的身份并与波斯总教切断了联系,并封她为紫衫龙王。
黛绮丝爱上韩千叶后,触犯了总教教规,虽然教中多人反对这桩婚事,阳顶天还是极力维护。
阳顶天去世后,他也将这个秘密写到了遗书里,并和乾坤大挪移放到了一起。
为了防波斯总教的人找到自己,以免自己的身份曝光天下,于是她又派亲生女儿小昭潜入光明顶伺机盗取乾坤大挪移心法,实为寻找遗书。
小昭还是几岁孩子的时候,韩千叶就已去世,黛绮丝将“家传武功”奇门八卦,阴阳五行,二十八宿大阵等桃花岛武学传授于她。
小昭也凭此武学抵挡了纵横天下的元朝骑军。
黛绮丝和小昭为郭氏后人的这段经历,想想都令人悠然神往,不禁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