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蝗字带个皇字,在古代皇权时代怎么没被修改掉?

这是封建时代避讳的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
最主要的原因是:
“皇”这个字不需要避讳。虽然历史上曾有几位皇帝,比如《容斋续笔》记载道,宋徽宗曾一度禁止民间用“皇”、“龙”、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1 05:29:50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要说蝗虫的这个蝗字在皇权时代为什么没有被修改掉?这就关乎到古代避讳的问题。

避讳是有讲究的,原则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而主要避的是人名中出现的字。他又分为国讳和私讳两种。

国讳自然指的就是皇帝的先祖和皇帝的名字中的字,一旦遇见就要避。比如李渊的祖父叫李虎,李渊当上皇帝后,所有人遇见虎字就得避。皇帝死后也只能称庙号,不能直呼其名。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时候,有个叫吕留良的学者,在他的著作中出现康熙如何如何的话,就让雍正以大逆不道给治了罪。

那么遇到皇帝名中的字应该怎么避呢?要么换成意义相近的字,比如为了避汉武帝刘彻的彻字,汉初的大臣蒯彻就将自己名字里面的彻字改成意又相近的通字。

要么直接去掉,比如韩擒虎为了避李渊祖父李虎的虎字,就直接把自己名字里面的虎字去掉。

还有缺笔、空字等方法。

私讳就是避家族里的尊者名字中的字,其方法和上面一样。

我们在看蝗虫的蝗字,有出现在皇帝名中的吗?貌似没有。如果有,遇见这个字用上面方法避开就行。

怎么可能因为这个字里有个皇帝的皇,就要随意修改呢?本身皇字并不需要避讳。难道高呼吾皇万岁有错吗?

蝗字比皇出现的早。在秦始皇之前都称君王,没有称皇的。而蝗字早在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就已出现。蝗,螽也。部曰:螽、蝗也。

而且这个字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含义。又不需要避讳,那有何必要要改呢?

皇帝也不能由着性子来。宋徽宗时就曾下令,皇、龙、君、圣等字民间都不能用,可是这样一来,人名和文字都改得乱成了一锅粥。最后不得已又自己下令废除了自己的命令。

那有皇这个字的字也有很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不是改一个字,如果要改那就变成了系统工程。最后整不好还得自打嘴巴改回来,哪个皇帝会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