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以后,深受中原儒家文化影响,宫廷娱乐活动由入关前“篝火观舞”“饮酒摔跤”等粗狂的娱乐形势转化为听戏观剧方面娱乐活动为主。
宫廷每逢重要节日都会演戏,更不用说过
清朝宫廷过年时也会安排一些戏曲曲目助兴,也算那时候的春晚吧。
在养心殿维修保养时,施工人员曾经在砖雕透风与柱根之间发现了两张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造办处呈上去的大年三十戏曲节目单,在上面记载了“升平除岁、福寿迎年、看状、下海……”等共19出曲目名单,后面还附有参加表演的演职人员名单,这也可以算是清朝的春晚节目单了。
两张节目单曲目相同,只是演职人员略有区别,不知道是给乾隆选择,还是怕演员有意外不能来所以预备的候选名单。
从节目单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都是传统的昆曲曲目,可见乾隆对于昆曲的喜好程度。据说在腊月底祭灶时,乾隆还会亲自打鼓清唱一曲昆曲《访贤》。
在清一代,帝王不乏戏曲爱好者,也不光是乾隆一个。紫禁城里有不少戏台,像畅音阁、漱芳斋大戏台等等,在节庆期间都会安排一些剧目,上演的大多是比较传统而又喜庆吉祥的曲目,不过不同时期有所区别,除了前面节目单上的,常见的还有《金庭奏事》、《赐福通明》、《瑞应三星》等。
在康熙、乾隆时代,宫廷里的戏曲以昆曲为主,后来徽剧、京剧逐渐增多,到慈禧的时候,她就比较喜欢听京剧。
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向斯的《女人慈禧》一书记载,慈禧爱看一些男欢女爱方面的戏,比如《翠屏山》、《思凡》、《捉奸》等,口味比较独特吧。
另外不仅大年三十有节目,正月初一午膳皇帝招待群臣时也会安排些曲目,比如像《膺受多福》、《万福攸同》等,也是取吉祥多福喜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