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一辈子忠心,为何临死前还要发动政变?

无非就是权利地位之争吧!三国中后时期的司马懿,应该说逐渐在曹魏阵营中崭露头角。但是在曹操当权时代,司马懿不论是在地位,资历上都还算不上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再加上曹操对他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09 19:26:20

三国中后时期的司马懿,应该说逐渐在曹魏阵营中崭露头角。但是在曹操当权时代,司马懿不论是在地位,资历上都还算不上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再加上曹操对他的猜忌,更是使得司马懿保持非常低调,甚至在曹操面前扮演韬光养晦的角色。因为最起码司马懿得在曹魏阵营中生存下去。为避免锋芒外露,所以也只好隐忍处之。

曹丕的上位,给司马懿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司马懿逐渐在曹魏阵营脱颖而出,开始走向曹魏阵营的权利中心。

曹丕执政期间,和司马懿两人的关系应该说非常和谐,在各方面都非常信任司马懿。因此赋予司马懿相当权利。而司马懿也是不负众望,总是在很多危难时刻帮助曹丕摆脱困境。

在曹丕儿子曹睿时期,司马懿也是能够保持中流砥柱的作用,对曹魏统治者的中心也是日月可鉴。因此说司马懿此时应该没有反曹之心。人们普遍认为司马懿在曹芳阶段逐渐显现反曹之心。那么我们看一看司马懿在曹芳时代,司马懿是怎样一种状态。当曹芳上位的时候,由于其年幼,无法正常管理朝政,因此曹睿选定宗室贵族曹爽和司马懿一起辅佐小皇帝曹芳管理朝中政务。另外对郭太后(曹睿皇后)也赋予一部分权利,用来平衡曹爽和司马懿二人手中权利。

应该来说,司马懿和曹爽权利基本互不干涉,但曹爽作为曹魏宗室贵族,还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处处打压司马懿,最后司马懿干脆拖病回家休养。因此呢,曹爽后来大权独揽。可是野心膨胀的曹爽为了能达到权倾朝野,获得至高权利,居然软禁了郭太后(曹睿皇后),并剥夺了郭太后的权利。窃为己有。大有废掉皇帝曹芳的势头。因此满朝文武都对其非常愤恨,只是迫于曹爽的权势,敢怒不敢言。老谋深算在家称病休养的司马懿,并不是真的离开了权利中心,而是在暗处等待机会。一旦机会成熟,相信司马懿不会对曹爽客气的。

机会来了,公园249年正月,曹爽兄弟陪皇帝曹芳离开都城祭扫先帝曹睿坟墓高平陵。闻听此信的司马懿马上召集原来部下集结,迅速赶往皇宫解救被软禁的郭太后(曹睿皇后),并请求捉拿曹爽治罪,后经郭太后批准以后,迅速在都城布置军队,控制曹爽残余势力,而后前往高平陵捉拿曹爽,曹爽看到大势已去,遂投降交出兵权。至此,曹爽兄弟势力被司马懿成功铲除。这也就是后来的高平陵政变。而司马懿正是凭借高平陵政变,进入曹魏权利中心。

按题主之意,司马懿是自损声名发动兵变,我觉得不是这样,至少司马懿铲除曹爽是师出有名,事先取得象征皇权的郭太后同意之后,采取的军事行动。司马懿在都城采取军事手段控制曹爽残余势力得到了朝中绝大多数文臣武将的支持。至少在形式上是没有半点不妥之处。因此我认为题主自损声名说法不太准确。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