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国人和日本人很多有洁癖?

日韩两国国民的全民洁癖习性离不开他们的起居文化,而他们席地起居文化又是源于古代中国,唐代是一个分水岭。
现在日本叫“榻榻米”、韩国叫“韩屋”这种风格的起居文化,与中国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8 12:56:56

日韩两国国民的全民洁癖习性离不开他们的起居文化,而他们席地起居文化又是源于古代中国,唐代是一个分水岭。

现在日本叫“榻榻米”、韩国叫“韩屋”这种风格的起居文化,与中国的汉代是一致的,到了隋唐,这种风格传到了日本和朝鲜半岛,得以固守和发扬;而中国却从唐代开始从西方引进了“胡床”,开始在跪坐和垂足高坐之间分裂,发展到了宋代,不分裂了,基本都改成坐椅子、睡床上了。

日韩的这种席地起居的模式,对卫生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空间本就狭小,饮食起居都要在席地之上,不勤搞卫生,很难辗转腾挪,有效利用好空间。

日韩两国污染较少、气候湿润,也有梅雨季节和桑拿天,不洗澡也会非常难受,而两国水资源丰富,因此也有必要的便利条件。这就跟中国南北方差距一样,南方人总是笑话北方人不爱洗澡,浑然不顾具体情况,是说不过去的。

日韩国民的个人洁癖根植于心理,几乎发展成为心理洁癖,在日本,你骂对方“呆瓜”,对方很可能无动于衷,但你要骂对方“污”,对方一准跟你拼命,日本历史上也有一个小故事,一位商人恭敬地指出一位武士身上的一只跳蚤,武士当场抽刀活劈了对方。

这种心理洁癖又反过来把个人和家庭的洁癖推行到外部公共空间,30多种垃圾的分类处理,不是一般中国人能接受和忍受的。这一点跟经济发达程度关系不大,从古到今,日本全民皆爱汤沐,丰沛的降水也足以冲掉石板街道上的污渍。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时的日本社会,对环保也一度缺乏重视,而在9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问题后,反倒使环保产业更加发达。

在一个日本家庭里,年轻的爸爸倘若一不小心使用了宝贝女儿的餐具,小萝莉必定嗔怪:“爸爸真脏。”可见日本人的个体心态——“天底下只有我是最干净的”。

然而面对日本人的个人洁癖,韩国人可以轻松用一天刷十几回牙来郑重反击,这也充分反映了他们不服输的民族特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