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民国有个非常有名,也非常恐怖的大案,叫做重庆长寿黑店杀人案。
由于性质恶劣,当时官方并没有大肆报道,甚至不允许记者写出惊悚内容,导致案件在全国名气不大,在
1923年5月4日,包括两名美国上尉和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妻妹在内的39名外国人被绑架!
这起案件,发生在今山东枣庄薛城区,当时被称为临城,所以,当时被称为临城劫车案。
当时的山东,三十多个地区,土匪就有三万多人,各种枪支两万多条。
所以,发生个劫案也稀松平常。
但是,这次不同。
孙美瑶孙美珠兄弟,原来只是生活在土匪众多的抱犊崮山区的老百姓。
兄弟俩的老家是枣庄市山亭区阜城乡北庄村
兄弟六人,孙美珠是老大,孙美瑶是老五。
老孙家在村子里算是富裕人家。
家里有三百多亩地。
家里的大牲口也不缺,牛马骡子都有。
还开了酒店和油坊等买卖。
像这样殷实的人家,很自然地被附近的土匪盯上了。
寄希望于当地军阀平叛的孙家人,
悲哀地发现,军阀们比土匪还要贪婪。
孙氏兄弟的父亲孙桂哲受不了这种双重的煎熬,
在被土匪绑票过一次之后,活活的气死了。
绝望之下的孙氏兄弟,觉得,与其过着这样无望的日子,
还不如拉杆子自己干!
孙美瑶是孙氏兄弟中比较有主意的那一个。
下定了决心,说干就干,
烧了房子,卖了地,买了十几条枪就上山拉杆子当了土匪。
当时直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正处于和各系军阀混战的时期。
对地方控制力根本等于没有。
所以,孙氏兄弟一开始的四五百人,很快就发展为三千多人,对外号称五千人。
以老大孙美珠为首领,没几年就发展了起来。
结果,因为他们是当地比较大的一股势力,位置又处在津浦铁路的要害部位。
竟然引得各系军阀纷纷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
其中与直系军阀矛盾最深的奉系军阀,以及皖系军阀段祺瑞等都纷纷和孙美珠联络。
这下控制北洋政府的直系军阀立刻把孙美珠部土匪当成了心腹大患。
所以派出重兵清剿。
结果,孙美珠就在1922年,被直系军阀的清剿部队打死。
孙美瑶就接替了大哥的位置。
到1923年劫案发生之前的一个月,孙美瑶和一千多残匪已经被直系军阀打压的只能龟缩在抱犊崮一带,接近弹尽粮绝的地步了。
抱犊崮易守难攻,围山的部队不敢轻易动手。
但是,孙美瑶他们却没有死守山上,竟然做出了劫持津浦路票车的死中求活的举动。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
孙美瑶既劫掠了财物,却又绑架了人质,
尤其是其中还有明明会引起很大麻烦的外国人。
他到底居心何在?
正在围山军队和有关人员迷惑不已的时候。
抱犊崮上的土匪却在此时释放了四名外国女人质。
劫匪开始提条件了!
随之,孙美瑶匪帮的真正当家人也浮出水面,竟然是他的叔叔孙桂芝。
孙桂芝提出了以下几项要求:
第一,立刻撤离包围抱犊崮的所有北洋政府的军队。
第二,山东督军田中玉下台。
第三,惩办造成“二七惨案”的直系军阀吴佩孚。
第四,从外国人手中收回胶济铁路的使用权。
第五,收编匪军为一旅,并任命孙美瑶为旅长,并补充足额军械等。
这几个条件一提出,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本来都以为一个地方土匪武装,劫持了这么多人质,一定会提出巨额的赎金要求。
谁知,其中却有一大部分与土匪的自身命运不相干的要求。
土匪通过那四名被释放的外国女人质转达了上述要求之后。
又送下山一封信。
这封信是被绑架的一名外国记者写的,
他以外国人代表的身份提出,围山的军队千万不要攻打抱犊崮。
信的末尾还附上了全体外国人的签名。
山下的军队还没来得及上报最新的情况,
孙桂芝又派人下山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改编为三个师,并提供相应的军械和粮饷。
到此时,北洋政府方面终于明白了,
孙美瑶他们,之所以绑架人质,目的并不是索要赎金,
而是以此要挟北洋政府取消围剿他们的行动,要求收编为正式军队。
那么土匪们为什么要劫持外国人呢?
原来1922年,河南的土匪劫持了五国的传教士和商会的商人及家属。
五国的外交使团给北洋政府以强大的外交压力,
坚决反对北洋政府剿灭土匪的政策,要求他们以招抚为主,以保护外国人质的安全。
北洋政府迫于压力,真的就以招安为主,解决了这件事。
孙美瑶匪军听闻此事之后,感觉找到了出路。
决心有样学样。
内忧外患的北洋政府听闻劫匪的条件之后,勃然大怒,
为了不引起各地土匪有样学样,拒绝了劫匪的所有条件。
没想到,孙美瑶他们竟然真的开枪打死了五名中国人来表示他们的决心。
很强硬地宣告,如果北洋政府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将开始枪杀外国人!
不得不说,孙美瑶还真的是抓住了北洋政府的“软肋”。
在各国使团的强烈要求之下,
北洋政府方面本来想会同山东驻军彻底围剿抱犊崮土匪的方案,
不得不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改成了招抚。
艰难曲折的谈判开始了!
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吴毓麟,山东督军田中玉等大员纷纷驾临枣庄。
这在枣庄历史上,还真的没有迎接过这么多的“贵客”。
案发第十天,北洋政府和匪军进行了第一次正式谈判。
谈判地点设在了中兴煤矿公司总部。
此次谈判的代表是山东督军田中玉。
关于撤军和收编方面的要求,
田中玉说,除了补充军火粮饷方面的要求,其他,都可以接受。
并提出,希望劫匪能够分三批释放所有的外国人质。
劫匪们看似对北洋方面的答复比较满意,
但是,就在双方在和解书上签字时,劫匪方面又提出了一个要求,
希望外国人质和枣庄当地的士绅一起签字担保北洋方面会履行条约。
这是劫匪担心北洋方面秋后算账。
这样一个相当于“打脸”北洋方面信誉的条件,最后竟然也被北洋方面接受了。
看来北洋政府也慢慢认识到,
孙美瑶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能够被收编而成为正式的军队,
其他条件,应该都是次要的。
一直没参与谈判的交通总长吴毓麟,
眼见事情解决得这么顺利,立刻跳出来“摘桃子”。
声明愿意入山替换出外国人质,以期事件得以顺利解决。
这消息一出来,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深受感动。
还打电报嘉奖吴毓麟,并劝吴毓麟不必以身犯险。
条约签订的第二天。
山东督军田中玉就下令围山的军队撤离。
并委任孙美瑶为“招抚司令”。
“好事”多磨。
就在他派的人上山“宣抚”的时候,孙美瑶却突然变卦。
他一把就撕碎了田中玉签署的“招抚司令”的委任状。
并且给田中玉回了一封信,自称“建国自治军总司令”。
宣布所签署的条件一律作废,
并称只有北洋方面把所有包围抱犊崮的军队全部撤离,
并给抱犊崮劫匪补充一定的粮饷之后,
他才会提出正式条件。
孙美瑶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复。
源于土匪内部对这件事情的解决有不同的看法。
一部分人倾向于适可而止,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就行了。
另一部分人发现,通过外交使团给北洋方面施加压力,
很可能会取得更多的“实惠”。
所以,倾向于把事情搞得“更大”一点。
孙美瑶一想也对,于是撕毁了所谓的和平条约。
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要求已经在鲁西南落草为寇的皖系军阀张静尧为山东督军。
他们要求改编抱犊崮的匪军为两个师,
并划定抱犊崮周围的三个县为他们的势力范围。
并把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的土匪一律收编。
要求北洋方面把围山的军队及周围的驻军撤出百里以外。
并提出有人质被劫的国家,要保证北洋方面能够遵照执行上述条件。
这样离谱的条件,北洋方面哪怕是为了面子也不会同意的。
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甚至面临破裂的危险。
外国使团们又着急了,担心北洋方面会改招抚为剿灭。
强硬的山东督军田中玉,也许只有他识破并说破了外国使团们的真正目的。
外国使团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山东督军田中玉眼见土匪们漫天要价,
当即赶往北京,提出再这样下去,北洋方面将威信扫地。
那他田中玉,还不如辞职,也绝对不会放任土匪们继续贪得无厌下去。
他提醒北洋方面要提防外国使团由此达到更深的政治目的。
确实,田中玉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外国使团在案发之初,就提出了“护路”的要求。
妄图把持天津至南京浦口的津浦路这个交通大动脉。
田中玉的意见,得到了北洋方面大多数人的同意。
“内阁总理”张绍增也主张应该围剿。
可惜,这样重大的决策,竟然泄露出去,
外国使团很快就得知了这一重大转变。
并迅速给了北洋方面以强大的外交压力。
北洋方面和田中玉则向外交使团们解释,
北洋方面并不是一味地剿灭。
剿,是手段,释放人质才是目的。
上面的交锋,
导致抱犊崮当地,山上山下谁都不敢动,
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对峙双方很“安静”。
但是枣庄却很“热闹”。
各国各地的记者,上海总商会救护队,美国红十字会等团体都纷纷赶往临城这个小城市。
这些团体被允许给山上的人质送去生活物资,
但是条件是人质有的,劫匪们也必须照样得有。
一时间,劫匪们因为有了物资的“支援”,
竟然招来了更多的土匪前来“入伙”。
队伍的规模由原来的一千多名残匪,猛地增长到了三千多名土匪。
由此,劫匪们更加猖狂了,
放言,如果北洋方面不答应他们提出的要求选择继续围剿的话,
他们将不顾一切杀死所有人质。
让劫匪们失望的是,这次北洋方面丝毫没有退却。
反而按照山东督军田中玉在离开之前的部署,
增强了兵力,把个抱犊崮围了个水泄不通。
负责监督谈判的美军军官甚至也提议,
干脆选出五十名美军海军陆战队队员组成突击队,
直接打个突袭战,攻上山去解救人质。
这个计划,被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塞到了馒头里,送上了山。
美国人鲍威尔发现了这张纸条,
感觉事关重大,
赶紧召集人质中的美国人商量这件事。
经过讨论,大家都认为这个计划风险太大,
抱犊崮易守难攻,很难神不知鬼不觉地攻上山来,
一旦被山上的劫匪发现美军的意图,
他们这些人质恐怕小命难保。
所以,通过同样的渠道,把他们的反对意见送下了山。
计划搁浅了。
不知道是不是人质的异常举动引起了土匪们的警惕。
土匪们把外国人质从大本营巢云观移送到了抱犊崮山顶的地洞内。
外国人质是被绳索吊送到山上的,
被押到山顶之后,顿时心里凉了半截。
因为他们发现,土匪们在山顶准备得很充分。
有御敌的壕沟,有专门关押人质的地洞,还有三个大蓄水池和形形色色的水缸。
在关押人质的地洞内,外国人质们发现竟然还有被关在这里三年之久的人质!
不过,土匪们知道,他们的“王牌”就是这些外国人质。
所以,外国人质不仅能够得到山下的物资接济,还能和外界通信。
前文所说的那位鲍威尔就是上海《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
也许是劫匪想增加这批砝码的价值,竟然允许鲍威尔写了随笔发表在报纸上。
不过,这样一来,山顶的地洞内其他人质的惨状就传到了外界。
一时舆论哗然,
纷纷指责北洋方面一心只考虑外国人质的安危,
而置国人人质的安危于不顾。
实在是耸人听闻。
一去不复返的法国“勇士”。
山下的北洋方面,陷入中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之中而不知所措。
山上的孙美瑶,日子同样不好过。
说实在的,他也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样的地步。
影响会这么大。
看似纷繁复杂的局面,仔细想一想,其实他只有两条路好走。
一是顽抗到底,那就是鱼死网破的局面。
二就是拿那些外国人质作为筹码,进行谈判,看看能不能达到理想的状况。
孙美瑶想重启谈判。
他在认知中找了一位看起来比较靠谱的法国人质下山送信。
新的条件是要求围山的部队必须撤回原来的驻防地。
这个人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过勇士勋章。
为了让这个法国人质能够回来,
孙美瑶甚至在他下山之前让他宣誓一定会回到山上。
没想到,这位法国勇士竟然一去不复返,
孙美瑶让山上的其他外国人给这个法国勇士发电报,
这位法国勇士也置之不理。
劫匪们纷纷讶异,没想到外国人这么不讲信用。
勇士也不把自己发过的誓当回事?
劫匪们只好把目光又转向了那位美国主编鲍威尔。
让他发誓二十四小时内务必返回山上。
鲍威尔给山下带去了劫匪们的新的三个条件。
第一,给劫匪们发半年的军饷。
第二,收编劫匪一万人。
第三,任命劫匪们尊重的皖系军阀张静尧为山东督军。
北洋方面拒绝了劫匪们的要求。
不过,鲍威尔还是比较信守自己的誓言,当天就返回了山上。
孙美瑶很奇怪为什么北洋方面竟然如此强硬,
他很怀疑是不是北洋方面掌握了他的底线。
确实,土匪中的一个小头目郭其才在和北洋方面派上山看望人质的,
北洋“总统府”顾问,美国人安德森的一次谈话中泄露了孙美瑶的底线。
田中玉回来了,劫匪更慌张了。
安德森早就把孙美瑶的底牌透漏给了北洋方面。
所以,山东督军田中玉回到临城之后。
对土匪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
加强了对抱犊崮的包围,
还派飞机绕着抱犊崮飞了几圈,
洒下了传单。
这些土匪哪见过这么个能飞的家伙。
能扔传单,就能扔炸弹啊。
抱犊崮的天险,在飞机的面前,不堪一击。
劫匪们更慌张了。
让鲍威尔又送下山新的条件:
北洋方面撤军,并收编劫匪们两个旅。
心里有底,田中玉的态度就很强硬,
提出了两个“反条件”。
第一,先释放三分之二的外国人。
第二,按劫匪实有枪的数目收编劫匪。
劫匪们为了表达“诚意”,释放了三名外国人。
但是,双方的互信,早已在之前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劫匪担心北洋方面在他们释放人质之后翻脸。
而北洋方面担心撤军之后,劫匪趁机挟持人质提出更过分的要求。
所以,时间进入六月,谈判仍在僵持中。
这时候,那个美国人安德森想出了一个办法。
北洋方面和劫匪们分别出具一份保证书。
北洋方面的保证书,由安德森代表出具。
保证北洋方面在劫匪们释放人质之后,能够按讲好的条件收编劫匪。
人数,不超过三千人。
北洋方面负担2700人的粮饷,其余三百人,由劫匪们自己负责。
劫匪方面,则由孙桂芝出面写了担保书:
双方都信誓旦旦地签署了保证书。
但是,等孙桂芝回到了山上,看看那薄薄的一张纸,怎么看,怎么不像个“免死金牌”。
于是,劫匪们又没了动静。
田中玉一气之下准备强攻。
被奉曹锟之命前来协助的江苏方面徐海镇守使陈调元劝住了。
他说不如由他再做一次努力,如果不行,再说强攻的事不迟。
田中玉得听,因为陈调元和孙桂芝在此前见过面,彼此看起来印象还不错。
人家还带了两个旅来帮忙,无论如何都得给人家一个面子。
于是同意了陈调元的请求。
孙美瑶说,你能不能把枪给我们?陈调元说,可以!
陈调元是有底气的,也很会和土匪们打交道。
上的山去,很快就和孙美瑶等匪首一见如故。
当晚就决定住在山上。
临睡前,孙美瑶想试探一下陈调元的诚意和胆气。
就问,你们能不能把枪给我们?
陈调元连想都没想就把枪给了孙美瑶。
孙美瑶大喜,
感觉陈调元是可以信任的人。
当天就释放了一部分外国人和中国人。
双方的僵局,似乎被打破了。
尤其是看到陈调元带上山的两千套军服,还有一大批粮食。
劫匪们仿佛看到了事情解决的希望。
不过,出于谨慎,他们坚持把陈调元等十几个人留在了山上。
下山摘桃子的“洋猴子”。
田中玉看到陈调元上山之后,事情终于有了良好的进展。
于是就决定返回济南。
命第五师师长郑士琦留下来善后。
事情眼看就要解决了。
外国使团的武官们借口履行事先约定的巡视案发现场的任务,
跑到枣庄来摘桃子。
这些人,在事发时,只知道给北洋方面施压,
甚至借机窥伺津浦铁路的控制权,
对山上的外国人根本就不关心,
眼看事情要解决了,却颠颠地跑来抢功。
还趾高气昂,对郑士琦没到车站迎接大发雷霆,
甚至以此为借口不去赴郑士琦为他们举办的接风晚宴。
郑士琦闻讯只好亲自跑到他们下榻的地方,赔礼道歉。
这才换来他们的欣然赴宴。
第二天,还装模作样地骑马去抱犊崮附近“侦查”,
殊不知,此时的劫匪根本已经决定接受招安,并释放了所有的外国人。
武官们无非是要在报纸上露露脸而已。
另一边,孙美瑶跟着陈调元下山和郑士琦签订了和平条约。
之后,陈调元又陪着孙美瑶回到山上清点劫匪人数。
实际上,此时的劫匪只有三千人了,
有枪的,也不过是那原来的一千残匪而已。
为了让劫匪们放心,所有山上的劫匪都发了一个“免死证”。
又不愿意当兵的,就允许他们把枪交上来,解散回家。
并且可以携带自己的个人财物走。
当然,“遣散费”就不要想了。
这之后,最后的八名外国人被释放下山,
很快,他们就返回了上海。
至此,所有此次事件中的外国人都已获释。
北洋方面,终于彻底地放心了。
“山东新编第十一旅”的命运。
孙美瑶,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山东新编第十一旅”的旅长。
他的叔叔孙桂芝则担任了旅部的军需长。
大小头目们也纷纷荣任团长营长等职务。
但是,孙美瑶竟然匪性不改,扣住了大部分中国人质,
要求北洋方面拿出赎金来赎人。
北洋方面肯定不能答应这等奇葩的请求。
你都收编为正规军了,怎么还能干勒索赎金这样的土匪才干的事呢?
孙美瑶也觉得自己理亏,
只好释放了所有的人质,
赎金?我要过吗?
这场中外为之惊愕的绑票案终于落下了大幕。
不过,孙美瑶知道还不是自己放松的时候。
他还需要给自己找个靠山。
于是,他拜了兖州镇守使张培荣为师。
妄图通过这种师承关系,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可惜,孙美瑶没打听清楚,拜错了庙门。
张培荣是吴佩孚的手下。
而孙美瑶一开始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惩办吴佩孚。
被吴佩孚认为是奇耻大辱。
所以,此时的吴佩孚听说孙美瑶竟然自己送上门来。
就示意张培荣,找个适当的时间,
让这个胆大包天的土匪孙美瑶知道知道,
有些人他是惹不起的。
机会很快就来了,
孙美瑶的新十一旅和驻枣庄的吴克章所部发生了矛盾。
吴克章哪受得了这个气,你算干嘛的啊?
跑到王培荣那里去告状,
王培荣一听,感觉这真是个好机会。
于是就设宴,
告诉孙美瑶,要调解他和吴克章的矛盾。
孙美瑶自觉是王培荣的徒弟,
欣然赴宴。
结果,王培荣在支开孙美瑶的副官和随从之后,
当场就击毙了孙美瑶。
紧接着,就拿着孙美瑶的首级,
到了新十一旅,
告诉他们孙美瑶已经伏法了。
愿意继续当兵的,就留下来。
不愿意的话,就回家。
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当兵吃粮。
新十一旅,就此烟消云散。
“十六国赔偿通牒”
外国使团并没有因为外国人全部获释而放过北洋方面。
他们提出要给每一个涉事的外国人赔偿8500元。
事件中被打死的外国人,赔偿两万元。
外国公使们枉顾山东督军田中玉在解决人质事件中的努力。
要求严惩山东督军等山东相关官员。
最终,他们露出了垂涎津浦路的狐狸尾巴。
要求成立由外国军官团辖制的,
由中国人组成的津浦路路警。
此时,正值黎元洪下野,曹锟担任“北洋政府总统”之时,
外国使团趁机以支持曹锟为由,胁迫曹锟答应以上条件。
而曹锟,也只能答应了上述条件。
十月十三日,北洋方面,以允许田中玉辞职的方式,免去了他山东督军的职务。
为了安慰他,又给了他一个上将军的称号。
没想到,这样不公平的处置,仍然没有达到外国使团的满意,
纷纷向北洋方面施压,
认为这根本不是惩办,简直是奖励!
他们要求曹锟在四十八小时之内,撤销上将军的任命,
否则,他们就要重新考虑,是不是该支持曹锟当这个“总统”了。
曹锟无奈,竟然真的劝说田中玉放弃了上将军的职务。
并且赔偿了外国人几十万元。
这件事,才算真正平息下去。
在此期间,曹锟真的同意了外国使团的意见,
又单独设立了一个路警督办的职务,
这个职务,不属于“交通部”,直属于北洋政府“国务院”。
给各国侵犯津浦铁路的路权开了一个大口子。
临城劫车案的背后迷雾。
因为之前张作霖的奉系军阀曾经招揽过孙美瑶等劫匪。
所以,在事件结束之后。
人们不由得猜测,
孙美瑶的这次行动,是否受到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支使。
让他在直系军阀的心腹之地捣乱。
这样说的依据是,
孙美瑶他们确实是曾经受命于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支使,
在山东和江苏交界处到处骚扰作乱。
后来是被直系军阀包围,没有了出路。
这才行险劫车绑票求条活路。
当然,也有资料显示是上海青帮“大”字辈的张聘卿给孙美瑶出的主意。
因为张聘卿也是山东峄县(今枣庄山亭区等地)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控制胶济铁路的日本人的支使。
希望孙美瑶在津浦路上闹点动静,
好让日本人能够借机扩大在山东的势力范围。
有种说法是当时被劫的蓝钢皮车上本来也是有日本乘客的,
却在徐州全部下了车。
有种说法孙美瑶他们甚至接受过日本人的军事训练。
但,以上各种说法,确实也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来证实。
不过,以其造成的后果来看。
不管其动机如何,客观上确实导致了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这一事件,
实现了“共管”津浦铁路的阴谋。
更暴露了只知道混战争地盘的军阀们,
在面对帝国主义强权的欺压时,暴露出来的懦弱和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