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蝗虫灾害会蔓延到中国吗?为什么?

此次印度爆发的蝗虫灾害,主要是受到自去年12月份以来,在非洲之角肯尼亚,爆发的蝗灾迁徙影响,自去年12月份以来,肯尼亚国内的蝗虫数量暴增,并一路席卷了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国,从今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18 08:57:40

肯定不会,就像新型冠状病毒没有通道进入印度一样,印度的所谓蝗灾同样也没有通道进入我们国家。

虽然最近的印度基本超过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威胁,但来自西部的灾难却令印度胆战心惊,它不是巴基斯坦的炮火,而是巴基斯坦的蝗虫。

而巴基斯坦的蝗虫,来自遥远的东非。

由于2019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气候反常现象,其中就包括东非蝗灾。

作为真正的“高原大陆”,非洲也是名副其实的干旱大陆,这样的气候特点是地表植被覆盖率相当低,而这又成为蝗虫繁殖生长的最佳环境。因为蝗虫基本生长在植被覆盖率小于50%的地区,产卵在湿度为10%~20%的土壤。

如果气候始终如此干旱倒也没有什么,最怕的就是因台风登陆等造成沙漠多雨的天气,尤其是位于撒哈拉沙漠和苏丹草原之间的萨赫勒地区。

因为降雨会使得沙漠中的植被迅速生长,为蝗虫提供大量食物。而当降水过后,气候重新干旱,植被不可避免地出现萎缩,届时缺少食物的蝗虫便会因植被萎缩而出现集聚。而当集聚超过一定程度,因后腿的机械神经被触碰,昔日喜欢独居且迟钝胆怯的蝗虫就会一改本性,形成方向一致、移动迅速且破坏力巨大的蝗虫带。

由于蝗虫带过境寸草不生,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东非蝗灾,在肆虐东非大陆后,以一天150公里的速度,轻松跨越了红海,并经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和阿曼,到达伊朗南部和南亚次大陆。

而从2月10日开始,巴基斯坦和印度几乎同时收到蝗灾波及。而因为印度体量远大于巴基斯坦,所以其遭受的损失也极为惨重。

截至目前为止,印度已有12个产粮区遭受蝗灾袭击,初步估计蝗虫数量至少3600亿只,如此严重的灾难已经让印度边境驻军口粮降低到最低水准,严重打击了印军的士气,不过也使印巴双方出现了难得的和平。

那么,这至少3600亿只蝗虫会波及我们吗?静夜史认为当然不会。

从本次东非蝗灾的传播路线来看,基本是沿北纬30度附近,自西向东蔓延。这一带状区域由于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植被覆盖率基本小于50%,再加上地势起伏不是太大,所以蝗群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南亚。

但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岂是小小蝗群能轻易翻越的?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不仅仅是高,而且大,大到深刻改变了世界气候格局,在北纬30度阻断了副热带高气压,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被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的鱼米之乡。

在印度蝗虫无法翻越高且大的青藏高原的情况下,绕道是最好的选择。而从印度进入我们国家,除了折向西北过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亚进入新疆,就是继续向东翻越横断山脉,进入云贵地区。

而从蝗虫带不可阻挡地自西向东的移动态势来看,向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虽然中亚植被覆盖率同样低,但当下是北半球冬季,气候寒冷,根本不适宜蝗虫生存。

而需要翻越的横断山脉虽然海拔高度不及青藏高原,但纵深高耸同样巨大,且因为深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充沛,使得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远高于50%。

而植被覆盖率高,也意味着这里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包括蝗虫的天敌。事实上,不仅是横断山脉,因为从1979年我们就开始了“三北”防护林这一囊括东北、华北及西北广大地区,占国土面积42%的巨大生态工程,使得北部的植被覆盖率大大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在这样的情况下,蝗虫灾害得到了极大的抑制。再加上千百年来深受蝗灾威胁的我们有着丰富的灭蝗经验,更有些海量的吃蝗群体。所以即便印度蝗灾蔓延到我们国家,也不可能掀起惊涛骇浪。

在这样的情况下,蝗虫群同样不能成功进入我们国家。

所以可以说本次东非蝗灾对我们国家的影响微乎其微。不过,虽然没有东非蝗灾的威胁,但本土的亚洲蝗灾和东亚蝗灾也不可忽视,因为中西部草场的破坏,草原上的蝗灾始终如影随形。

所以加强环境保护,终归是需要我们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手段。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