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韦昌辉是怎样的一个人?

把韦昌辉称为“贼”,是大清和太平天国不多的“共识”之一。
其实,韦昌辉的才能、功绩在整个太平天国的领导集体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而在“天京事变”中,他也不过是洪天王的“背锅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19:55:10

史上的韦昌辉和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不同,他家境是非常不错的,“家设质库,绕田产,富甲一邑”。按照道理来讲,他能够参加太平天国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牺牲以后,作为北王的韦昌辉已经成了太平天国的第三号人物。但是作为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之一,他的名声又是非常坏的。因为他在天京内讧中诛杀了杨秀清及属下两万多人,加上石达开全家,使得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特别是新中国的前三十年,由于当时社会的限制,韦昌辉家境非常好,所以韦昌辉一直是被作为异己分子,是混入革命中敌人,是十恶不赦的“投机者”。但是客观来讲韦昌辉参加太平天国也是有自己的客观原因的。

虽然前面说过他家里很有钱,是个土财主。但是那个时候是非常讲究功名的,他们家没有功名,同时他又是客籍,被当地的官宦和士绅阶层所轻视。更为惨淡的是,韦昌辉和洪秀全一样考科举又考不上,所以只得花钱买个“国子监生”的功名。如果洪秀全和韦昌辉两个人像曾国藩一样考上了科举,估计他们两个就不会反了。所以太平天国运动有点像一群考不上科举的学渣和一群考上科举的学霸之间的斗争。

上面说到韦昌辉捐了个国子监生,当时国子监生相当于秀才,因此韦昌辉家里也算得上是个功名之家,可以成为士绅阶层,不会被人欺负了。当然,韦昌辉是这么想的,所以借着自己父亲韦源七十岁大寿的时候大摆筵席,还特意制作了“成均进士”的牌匾挂在自己家的大门之上。

不料当地地方官和士绅偷偷派人在夜间的时候把“成均”这两个字给拿走了,这样就成了“进士”二字了。这完全是赤裸裸的羞辱呀。不光如此,他们还以韦家冒充功名为罪名,将刚过完七十大寿的父亲韦源给抓到衙门里面去了。这样韦家只能亲手拆了这块牌匾,并且还得赔钱。很多人趁机来勒索韦昌辉家,官府见他们家软弱,罚款也从十几两猛涨到100多两。

正在这个时候,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在当地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加上韦昌辉和冯云山早有渊源,所以他决定依靠洪秀全、冯云山为他报仇。所以家里有钱的韦昌辉这才走上了这条路。

韦昌辉是太平天国早期的骨干之一,并且起义也是在金田村的韦昌辉家中发动的。毕竟他们家有钱。当然加入了太平天国的韦昌辉作战也是非常勇敢的,当时据说他带着一千人遇到一万官兵也不会害怕。他后来成了太平天国的北王,居第五位。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我们知道洪秀全这个人其实是不大管事情的。所以太平天国的主要权力便落在杨秀清手中。当然,杨秀清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是这个人比较骄横,加上洪秀全这个人比较贪恋权位,所以双方最终爆发了冲突。

不过洪秀全实力是不足的,所以他拉上了韦昌辉,秘密让西征前线的韦昌辉回南京勤王。韦昌辉乘机诛杀了东王杨秀清,同时还牵连了2万多人,甚至还诛杀了石达开全家。此时的韦昌辉可谓是大权独揽,横行于南京。洪秀全无奈,只能借机杀掉韦昌辉。

其实韦昌辉犯了每一个普通人都会犯的错误,贪恋权力,滥用权力是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存在的。至于说韦昌辉的在天京之变中为什么这样?客观上来说是当时定都南京以后,洪秀全身居深宫,而具体事务又是东王杨秀清独揽,使得两个人的矛盾开始激化,各个天王之间的矛盾同样也开始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所以天京之乱爆发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然韦昌辉个人肯定是有责任的。他这个人杀性确实太重,天京之变中诛杀太多,加上掌权之后过于飞扬跋扈,引起众怒,使得自己两个月之后便被诛杀了。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