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奇葩帝王“扎堆生长”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形形色色的昏暴之君,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在这些奇葩帝王当中,仅做了8个月皇帝便退位的北周宣帝宇文赟,堪称典型
宇文赟恐怕是最能折腾的皇帝了,在他短暂的皇帝生涯中,各种新鲜刺激的“金点子”汩汩冒出,让人目不暇接。
宇文赟北周第四位皇帝,周武帝宇文邕的长子,他19岁即位,当了不到9个月皇帝(264天)就禅位给年仅6岁的儿子宇文阐,又当了14个月的太上皇,以21岁“高龄”把自己玩驾崩了。
皇帝提前退休就已经够上头条了,何况他才20岁,更何况他连登基周年庆都没熬到,难道宇文赟是个世外高人,视荣华富贵如浮云?
呵呵,恰恰相反,他禅位权力不放,丢掉的仅仅是上朝议事这些累赘,好省出时间来享受权力所带来的快感。
开场的一串数字仅仅是宇文赟“精彩”的亮相,接下来他会给您展现眼花缭乱的“奇葩舞”。
周武帝刚死,宇文赟在老爸的灵前就开始了污浊的表演,他“来不及”悲哀,匆匆忙忙把爱撒向父亲的宠妃们:
“父亲灵柩前毫无悲痛感,大行在殡,曾无戚容,即阅视先帝宫人,逼为淫乱。”
按古代规矩,父丧守孝27个月,皇帝享受“优惠政策”,可以以日易月守孝27天。宇文赟居然连27天都坚持不了,半个月就喜滋滋地举办了个人登基大典。估计周武帝恨不能破棺而出!
在“烝”了父亲的女人后,宇文赟又将魔爪伸向了婶子:
“西阳公温,杞国公亮之子,即帝之从祖兄子也。其妻尉迟氏有容色,因入朝,帝遂饮之以酒,逼而淫之。”
这件事导致宇文亮被逼反,宇文温被鞭打活活折磨而死。宇文赟干脆把脸皮扔地上,直接把尉迟氏抢入宫中立为妃,后来又立她为皇后。
别以为尉迟氏享受了独宠,其实宇文赟一口气立了五位皇后!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天元皇后)以外,又立朱满月(天元帝后)、陈月仪(天中皇后)、元乐尚(天右皇后)和尉迟炽繁(天左皇后),四位“副皇后”与嫡妻杨丽华待遇完全一致。
古代除了个别少数民族政权有多位嫡妻的情况,汉人中嫡妻的唯一性是天条,没人敢越雷池一步,宇文赟就敢公然挑战封建社会的基本大法宗法制。
当然,几位皇后远远满足不了宇文赟的胃口,他“纔及踰年,便恣声乐,采择天下子女,以充后宫”。软件顶配,硬件也不能差,他“所居宫殿,帷帐皆饰以金玉珠宝,光华炫耀,极丽穷奢。及营洛阳宫,虽未成毕,其规模壮丽,踰于汉魏远矣”。
这家伙娱乐也要发挥“创新精神”,他有两大爱好,一是“歌妓”,二是“伪娘”,把京城的歌妓搜罗进宫,又让少年穿女人服装歌舞。
他还特有“与民同乐”的精神,常常令大臣们日夜陪伴。问题是他往往一折腾就是好几天甚至十几天,大臣们被圈在“酒槽”里苦不堪言:“或幸天兴宫,或游道会苑,陪侍之官,皆不堪命。”
宇文赟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简直是千古一帝,所以不屑于跟以前的皇帝为伍。于是他要改革,首先从称谓上他抛弃了“朕”,一律自称“天”,又对典仪、后宫称谓也另立位号。
为了显示与众不同,他垄断“金蝉”,规定以后除了自己可以佩戴金蝉服侍,谁也不许碰,很怀疑宇文赟上辈子就是一只鸟。
也不知道他那根神经搭错了,突然有一天他又下旨:今后除了宫中的女人外,天下所有女人都不允许施粉黛。这太奇葩了,连别人化妆的权利也被剥夺。
这还不算完,他又规定,今后天下的车子都不允许用辐条,车轮只能用整块木板,带辐条的车子只有宫中的人有资格坐。
宇文赟还特别喜欢“高”、“大”、“上”、“天”这几个字,于是这些字又成了他的私房货,他下令,以后姓高的一律改姓姜,高祖不许叫高祖,而叫做“长祖”,曾祖改作“次长祖”,所有涉及“上”、“大”的一律改作“长”。
宇文赟嫌弃大臣们不干净,他规定,今后大臣们拜见一律在天台,而且必须斋戒三日,提前一天“清身”,弄得自己跟佛祖似的。
最让人捂脸的是,他竟然下令用“樽彝珪瓒”等当作自己的饮酒器具。“樽彝珪瓒”都是宗庙礼器,大白话就是用来祭祀祖宗、鬼神的器具,不是给活人用的,用“樽彝珪瓒”就相当于给自己穿上“寿衣”一样。
难怪21岁就死了,自己作的!
如果说以上的折腾还能忍受,接下来的操作就让宇文赟呈现出一幅恶魔形象。
这家伙很吝啬,猜忌心特别强,搞了一帮暗探替他监视群臣,他每天根据小纸条动辄殴打或杀戮臣僚。满朝文武上至公卿下至宫人,几乎没人没挨过打。
宇文赟还洋洋得意,给自己的刑罚起了名字叫“天杖”,每次起步价120杖。
即便那些他宠幸的女人,也都被吓得战战兢兢,人人自危。女人在宇文赟眼中就是男人的奴仆,他下令,平时宫中的女人闲暇的时候必须面对面危襟正坐,稍有违反“天杖”伺候。每个月的朔望日,大臣们的妻子都要入宫朝拜,期间必须对男人们行跪拜大礼。
宇文赟在位期间,死在他杖下的人不可胜数,除了宇文亮、宇文温父子,他的叔叔宇文宪、宇文神举都被杀害,杨坚杨丽华父女也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杨丽华是周武帝在世时为宇文赟指定的太子妃,因为不会献媚让宇文赟很不喜欢,常常遭到他的责备。可杨丽华腰杆子硬,就是不低头,因而惹怒了宇文赟。
惟我独尊的宇文赟大怒,下令赐死杨丽华。杨丽华的母亲独孤伽罗闻讯闯宫,在殿前磕头磕得血流满面,宇文赟这才饶过了杨丽华。
杨坚位高权重,遭到宇文赟忌惮,逼得杨坚请求外放以避祸。或许老天发怒,杨坚还没来得及离京,宇文赟突然暴病,杨坚在刘昉、郑译的帮助下,一举逆转局面,成了周静帝宇文阐的托孤大臣。
第二年,杨坚就从小娃娃宇文阐手上抢过了皇冠,改周朝为隋朝。
看着刘昉、郑译堂而皇之地以自己的名义宣布伪诏,宇文赟已经病得说不出话了,不知道他临终前是想抽杨坚两巴掌,还是想扇肿自己的脸!
这就是周宣帝宇文赟荒唐而短暂的一生。
不过说实话,小时候的宇文赟非常勤奋好学,一副根正苗红的样子,怎么会堕落成了歪脖树?
周武帝宇文邕要负很大责任!这位信奉“棒打出孝子”的虎爹,对宇文赟的教育只有俩字——苛严。只要宇文赟稍稍不如他的意,就是一顿鞭抽棍打,外加语言暴力:我儿子多的是,别以为就你能当太子!
结果,宇文赟被折腾怕了,开始学会跟老爸斗智斗勇,人前一副面孔人后另一副面孔,很快把自己练成了“影帝”。
因此从人性的角度看,宇文赟是一个被折磨得心理扭曲的少年郎,他一直等待着自己大权独揽的那一天,等着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的那一刻。
所以,当他登上皇位后,立刻真相毕露,报复父亲、滥用权力、用极端的方式向每个人宣示自己的强大,在他心目中没有责任和义务,他所有的作为都是在弥补少年时期的亏缺。
从这个角度看,宇文赟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案例,他也是可悲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