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来谈谈!(长文预警)1941年5月24日丹麦海峡一战中“胡德”号被“俾斯麦”号一发入魂,三分钟内轰然沉没,全舰1400余人仅3人幸存,这一战例可以说是钉在战列巡洋舰这一舰种的
谢谢邀请,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作为典型的“后日德兰”型主力舰,对军舰的防御体系还是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为此不惜付出停工等待修改设计的代价,这种局面在战时主力舰的建造过程中很少出现。鉴于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损失的三艘战列巡洋舰都是因为击穿炮塔导致大火通过弹药提升井直冲弹药库引燃了发射药导致的连锁大爆炸(英国皇家海军为了提高战斗射速而不关闭炮塔与弹药库的防火门这样的违规操作也是导致三艘战列巡洋舰损失的一大原因),胡德号特别改善了炮塔内的弹药提升系统,并且在服役后的历次改造中不断加强舰体的垂直防御能力,事实上胡德号的垂直主装甲带厚达381毫米,这个厚度相比战列舰也毫不逊色了,但随着舰炮的口径、射程以及炮术的发展,海战交战距离越来越长,炮弹运行轨迹从低伸的平直线转变为高弧度的抛物线,也就是说当炮弹最终落下来的时候砸中的将不再是垂直装甲板而是水平甲板,而水平装甲板的厚度恰恰是胡德号的软裆。在丹麦海峡海战中胡德号上的霍兰中将也正是认清了本舰存在这个命门,所以才会下令尽量靠近德舰,期望拉近交战距离来压低德舰管仰角,使德舰的炮弹只能以低伸的弹道击中胡德相对较厚的垂直主装甲带,只是胡德在执行这个命令的过程中被大角度落下的380毫米炮弹砸穿了只有102毫米厚的水平装甲板,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