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没公蜂怎么办?

广东梅州梅县石扇镇中蜂养殖户和金柚种植户为您解答:中华蜜蜂没公蜂怎么办?
中华蜜蜂中的公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雄蜂”,它和蜂王一样,是整个中华蜂群遗传性状的主要和直接的传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15:15:35

广东梅州梅县石扇镇中蜂养殖户和金柚种植户为您解答:中华蜜蜂没公蜂怎么办?

中华蜜蜂中的公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雄蜂”,它和蜂王一样,是整个中华蜂群遗传性状的主要和直接的传递者,它只会在特定季节出现,主要作用就是跟新出房的蜂王交尾,繁衍后代,新蜂王成功交尾并产卵以后,公(雄)蜂就会慢慢减少,最迟到深秋季节后完全消失。

一、公(雄)蜂的作用

(1)我们已知道公(雄)蜂除了跟新蜂王交尾外,对蜂群的其他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既不能像工蜂那样忙忙碌碌为整个蜂群工作,也不能像蜂王一样不断产卵繁衍后代。但是公(雄)蜂,尤其是种用公(雄)蜂,其遗传形状对后代工蜂的影响具有和蜂王同等的地位,也就是说工蜂经济性能的好坏,有一部分取决于公(雄)蜂。

(2)在目前人工育王的过程中,无论是让蜂王自然出巢与公(雄)蜂交尾,还是对新蜂王进行人工受精,都要求有大量拥有优良性状的公(雄)蜂。

二、中华蜜蜂没公(雄)蜂怎么办?

中华蜜蜂没公(雄)蜂,我们可以自己培育。在分蜂季节里,只要我们加强蜂群中的蜜粉饲料的供应,密集群势,蜂群会自己培育出雄蜂;而在非分蜂季节里,尽管蜂群不培育雄蜂,我们也可以通过创造适合雄蜂个体发育的自然环境条件,来让蜂群培育出公(雄)蜂;还可以通过保存公(雄)蜂的方式来储备公(雄)蜂。

1、公(雄)蜂的培育

公(雄)蜂的培育除了在分蜂季节,通过紧脾,密集群势,让蜂群自己培育雄蜂外,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培育:

(1)利用处女王或老蜂王培育雄蜂

早春,蜜蜂从冬蛰进入活动状态后,将保存在中等群势或弱群中的在越冬前就已经育好的纯种处女王提出,用二氧化碳麻醉处理少许分钟后放回原群,以防万一,也可同时加入空雄蜂脾到中间的位置,迫使处女王在雄蜂脾上产卵;如果冬季没有育王,也可以将春季培育好的处女王,关入囚王笼中至少20天以上,再放王加空雄蜂脾;还可利用越冬后的老蜂王,在其开产后,加入造好的雄蜂脾,然后紧缩巢脾,密集群势。由于公(雄)蜂的食量惊人,在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巢内饲料(蜜、粉)的消耗,随时保持蜜粉充足并不断进行奖励饲喂。当蜂王产满80%未受精卵时,即可再加进第二张雄蜂脾,待第一张全部产满并孵化后,再将它抽调至哺育群中。用这种方法会比一般蜂群提早一个多月培育出公(雄)蜂。

(2)非分蜂期人为创造条件培育公(雄)蜂

在缺乏蜜粉源的季节,只要气温适宜,也可人为地提供和创造蜂群产生雄蜂的适宜条件,培育种用雄蜂。比如,对蜂群进行连续的糖浆补充饲喂,同时频繁补饲蜂花粉,造成外界蜜粉源丰富的假象,同时紧脾缩巢,让蜂群产生类似于分蜂热的症状,蜂王就会在繁殖区内的雄蜂脾上产未受精卵。

2、保存公(雄)蜂

(1)缺乏蜜粉源时保存

当外界缺乏蜜粉源时,蜂群就会驱赶或者杀死公(雄)蜂。此时,蜂王不仅不爱产雄蜂卵,工蜂也不愿意抚育公(雄)蜂子,如果群内有尚未出房的公(雄)蜂幼虫,将会遭到工蜂无情的拖弃。因此,为了在蜜粉源缺乏的夏、秋季节仍然还有公(雄)蜂可用。将蜂王随带一些工蜂及其子脾移出,另外组成小群,而原先的蜂群就变成了无王群。这时,只需进行人工饲喂即可达到贮存公(雄)蜂的目的,也可利用处女王群保存公(雄)蜂,因为处女王未经交尾,工蜂对公(雄)蜂无排斥情绪。

(2)流蜜季节保存

外界蜜粉源充足,蜂群就会大量培育公(雄)蜂。此时,不但蜂王产卵积极,而且工蜂育子和收留公(雄)蜂也积极,公(雄)蜂成了无群界客串者。因此,除了有计划适时加脾大量培育(雄)蜂外,还要注意有目的分流与保存种用公(雄)蜂。

以上是我对问题“中华蜜蜂没公蜂怎么办?”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多年养蜂过程中实践多所做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喜欢的朋友,还请给个关注,您的关注是我分享自己经验的动力,希望能通过分享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非常感谢您的阅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