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红卫兵串联,我和一同学到上海。在一餐馆吃面,每人要了三大碗。我们都是老高三,年龄近二十岁的小伙子,正是长身体能吃能喝的时候。我俩坐在一单桌,看着热乎乎六大碗面满满地摆
我是北方人,工作关系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最近一年又来到上海工作,感受颇深,应该说对这个问题比较有发言权。上海的口碑好取决于上海的软环境和硬条件,软环境指的是身边的人和这些人营造出的氛围,硬条件指的是设施设备交通建筑等等。
先说说软环境,首先上海人不太喜欢打听别人的私事,我们一个单位的同事一年下来大家基本不会交流我家里如何,你孩子如何,比较注重个人隐私。外出办事遇到的不管是服务人员还是工作人员大多态度和蔼,认真负责,办不了会觉得有歉意,觉得麻烦也不会直接表现在脸上,这和北方人大大咧咧直言直语的性格反差还是很大的。
再说硬条件,坦率说上海的建筑除了外滩和一些老建筑,和其他大城市并没有什么区别,地铁公交也看着有些年头了,但是干净啊,即便是在比较偏的地方也很干净,垃圾落叶清理及时,哪怕是菜市场也看不到污水菜叶,闻不到异味,我父母来上海小住时就对这一点尤为赞叹。
在上海上下班高峰期很少见到象北京一样排队排到站外,几辆车都挤不上去的情况,这和北京内圈集中办公外圈集中居住的规划有关,而上海有无数个分散的小都市圈,没有几十万人口的大社区,也没有内城外城之分,哪里都有办公场所,哪里都有社区,交通压力自然不大,通勤族也不会感觉挤车的疲惫。
在上海随便走走逛逛会发现路边随处可见类似小公园的休闲场所,都属于市政建设,很是适合休息聊天。再加上满街的咖啡厅,遍布全城的商场,置身于内会感觉生活的惬意美好。
总之上海不仅是一个适合拼事业的城市,更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城市,有好的口碑自然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