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作为一个刚入朝不久的汉臣为何敢提出这样的建议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周培公暗示康熙立刚出生的胤礽为太子呢?康熙为何又听从了周培公的建议呢?要知道胤礽才是刚出生的婴
周培公作为一个刚入朝不久的汉臣为何敢提出这样的建议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周培公暗示康熙立刚出生的胤礽为太子呢?康熙为何又听从了周培公的建议呢?要知道胤礽才是刚出生的婴儿,能不能长大成人还不一定呢,康熙为何会破例立刚出生的胤礽为太子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周培公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议立胤礽为太子的
原来是皇后赫舍里难产,挣扎着生下胤礽以后,赫舍里快不行了,已经进入了奄奄一息的状态,那时候医疗技术比较落后,即便是皇家也是束手无策。人看起来不是保不住了,但赫舍里像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一直迟迟不肯闭眼,最后一口气愣是咽不下去,但她此刻已是讲不出话来。所有人都急得团团乱转,康熙更是把气撒到太医身上,骂所有的太医都是废物、饭桶。
康熙自己对着赫舍里说了很多话但还是无济于事,康熙又让其他臣子劝说赫舍里,但众人谁也没猜到皇后到底有什么未了的心愿,正在这关键的时刻,周培公站了出来,他猜到皇后未了的心愿就在这个刚出生的婴儿身上,于是,周培公大胆的向康熙说道:皇后的心思臣知道!请容臣吟一首诗送皇后归西!康熙这时顾不了许多,立马说道:快快吟来!
周培公大声说道:
娘娘一貌玉无瑕,廿年风雨抛天涯。
缘何临去目难瞑?恐教儿子着芦花!
周培公刚刚说完,皇后赫舍里的眼睛竟然奇迹般眨了几下,又睁开来望着康熙,康熙瞬间就明白了赫舍里的心愿。于是康熙大声道:此子乃皇后赫舍里氏所生,朕取名胤礽!依满洲祖宗家法,本不立皇太子,当此非常之时,为固国本,安定民心,朕决意建储,立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熊赐履人品端方,学术纯正,曾为先帝倚重,联亦十分信赖,着熊赐履进太子太保,即为太子师傅,朝夕加以导辅,务期不负朕之厚望,皇后拳拳之情。
康熙刚刚说完这些话,皇后赫舍里长出了一口气,然后闭上了双眼放心的走了。原来,皇后是放心不下刚出生的孩子,她怕孩子没了娘受欺负,所以,久久不肯闭眼,其他人都是当局者迷,只有周培公头脑清醒,明白这是一个母亲放心不下孩子,于是吟诗暗示康熙。
康熙为此还在众人面前发誓:皇天后土鉴之,朕决不反悔!以表达对皇后赫舍里的情义,之后还重赏周培公黄金百两。周培公此举完全是出于忠君之心还有对于一个即将离世的母亲的同情之心,并没有结党巴结谁之类的心思。周培公不屑于那样做。
周培公在进京赶考的路上有幸遇到过康熙的布衣老师伍次友,伍次友写了一封推荐周培公的信,让周培公到京城以后找明珠,但周培公并没有找明珠,他一直坚持大丈夫取功名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但由于考试的时候忘记了避讳没有考中,幸得康熙微服私访记时青睐,周培公方的入朝为仕。后来明珠听说了周培公拿着荐书没有找他,心里对周培公颇为不爽,暗暗记下了。
周培公此人文武双全,心思缜密,为人豁达,不畏权贵,熟知兵法。关键时刻为康熙出了不少主意,比如撤三藩时提出的策略就非常高明,再比如弃文从武和图海一起只用十二天平了察哈尔之变,接着转战平凉拿下了王辅臣,为朝廷平三藩叛乱扫平了障碍。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周培公在建议立刚出生的胤礽为太子时又一次得罪了明珠,因为康熙此前已经有一个儿子,也就是明珠的妹妹惠妃所生的大阿哥胤禔,周培公这个建议直接让康熙跳过了大阿哥胤禔而立刚出生的二阿哥胤礽为太子,明珠对周培公恨之入骨,明珠为人油滑而且权柄在手,经常笑着就把人害了,所以有“笑明珠”之称。
伍次友和苏麻喇姑的姻缘就是明珠暗中捣鬼破坏的,他嫉妒伍次友的才华,怕康熙重用伍次友,却忘了伍次友曾对他有救命之恩。对于伍次友明珠都暗中坑害,何况周培公呢。在周培公和图海扫平王辅臣之后,康熙感叹道:不想周培公一介书生,乃能立此奇勋!此时,索额图和明珠都在康熙身边。
索额图因为周培公建议立胤礽为太子一事,心里对周培公十分感激,于是索额图道:正是圣主慧眼,拔识于泥涂之中,周培公方能有功于社稷!这真是一位能员,且与图海相处得极好,又是伍先生举荐,圣上亲自简拔,何不命他们乘胜提师直捣云贵?
此刻明珠也动了心思,他一直和索额图明争暗斗,对周培公一直怀恨在心,明珠乘机赶紧说道:索大人说得很对,此人才略过人,实为今日的张子房、淮阴侯,图海久谙军务,又深得八旗绿营将士的众望,二人可谓珠联璧合!以奴才愚见,天下不难横扫了!
明珠这话说得真是巧妙,康熙也品出了出其中的味道,淮阴侯韩信功高盖主,让刘邦很是忌惮,后来被吕后设计杀害,明珠这话就是在暗示康熙,周培公是个汉人,此时军权在握,万一成了本朝的第二个吴三桂就不好办了。于是康熙说道:“索额图不晓得,他们仗打得很苦,须得休整一番。功劳也得分给别人一点。朕意派图海经略甘、陕军事,必要时策应川、湘。回京以后,调周培公去奉天,与奉天将军巴海一道对付罗刹。
可怜周培公一个南方人,立下汗马功劳,却被派到寒冷的东北,周培公由于水土不服,身体渐渐熬垮了,但周培公并没有怨言,一直想着为朝廷办事,临终前给康熙献上了一幅完整详细的大清地图,可谓忠义两全之人,实在令人可叹!
康熙为何会听取周培公的建议
首先是因为康熙对赫舍里感情很深,还有康熙的愧疚之心。康熙和赫舍里有青梅竹马之好,康熙拜伍次友为师之后,上课通常都是在索额图府上,所以,康熙经常和赫舍里见面,在上课之余,他们二人常在一起斗草斗蟋蟀,捉萤火虫儿,看蚂蚁拖苍蝇上树,自小就培养了很深厚的感情。
赫舍里入宫以后,对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假朱三太子杨启隆捣鼓着宫中太监作乱时,赫舍里已经怀有九个月身孕了,在这次乱局中,她表现的镇定自若,使的后宫没有自乱阵脚,但本人也受到了惊吓。在即将临产时又逢三藩叛乱,当孝庄太后派人来通知康熙赫舍里难产时,康熙正忙着阅兵呢,没有第一时间赶到后宫。
其实赫舍里是因为惊吓、劳累又调养不周,以致动了胎气,所以难产。等康熙忙完赶到后宫时,孩子已经生了下来,但赫舍里已经昏了过去,她静静地半躺在大边枕上,脸色十分苍白,连嘴唇全无血色。康熙想起来二人以前的种种情缘不由哭了,边哭边问她怎么样了。赫舍里见康熙来了,她嘴唇动了动,康熙忙侧过脸去听,却什么也没听到,只看见两行清泪从她两颊无声地流下。
“你到底怎么样?”康熙带着哭音问道,然而赫舍里这时已说不出话来了,康熙只能干着急。康熙一时五内俱焚,痛叫着道:皇后,怪朕迟来一步,迟来了一步啊!你我是结发恩爱夫妻,又有青梅竹马之好,有什么话,有什么事,你就说吧你说呀!他一时难以自已。康熙知道赫舍里此时不肯闭眼,肯定有心事,但他此时是当局者迷,一时想不到是什么原因,于是让索额图和其他人都去说说话。
这些人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什么娘娘身为六宫之主,贤德淑茂,万岁极爱重娘娘,必当重加娘娘身后之荣;您就去吧,一切均有万岁做主之类的话。康熙见其他的人说的都不管用,赫舍里氏仍瞠目不语,康熙又疼又急又伤心,便急得骂太医道:你们与朕用药,你们快治!你们这些废物,饭桶!平日大话说得震天价响,吃了朕的俸禄,就这样办差?
此时,周培公猜出来皇后的心思,他知道皇后放心不下刚出生的孩子,怕以后没了依靠让人欺负,一直不肯瞑目。所以当周培公吟出那首诗之后,康熙承诺了胤礽太子之位,赫舍里才肯闭眼离去。
写在最后
由于事体很急,又逢内忧外患,皇后赫舍里由于难产即将离世,但迟迟不肯瞑目咽下最后一口气,当周培公猜出了皇后的心思后,康熙立马立刚出生的胤礽为太子。这样做的原因有二,其一:康熙和赫舍里感情深厚,康熙为了了却皇后的心愿。其二:正逢三藩叛乱,为固国本,所以康熙破例立刚出生的胤礽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