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在第一次做火车时,提出了什么要求,以致于让人感觉到无理取闹?

我是来提出质疑的。
根据传言,慈禧第一次坐火车的时候,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是自己必须第一个登上列车,第二是车上其他人都必须站着,第三是开车的必须是太监(穿太监服装)。
网络上沸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0 02:53:36

慈禧守旧、顽固。不过,她对外国人的洋玩艺却并不抵制,反而还特别感兴趣。

比如照相机。当时国人惊讶于为什么只要按一下黑匣子,人就会出现在相片上?由于清朝科学不发达,许多人认为这是把魂魄摄走了,所以他们很害怕,也拒绝拍照。

不过,慈禧不这样认为。她喜欢照相,经常让洋人进宫给她照相。

(爱照相的慈禧)

当年珍妃也喜欢摆弄照相机。慈禧虽然觉得一个妃子玩照相机不成体统,但也没有制止她。

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更多的新奇玩艺不断地涌进国内,这其中就包括火车。

1874年,英国以修筑马路为名,购买了土地,并修建了一条从上海到吴淞的铁路,并准备投入使用。

结果在火车试行的时候,由于铁路两边看客太多,引起骚动,死了一名看客。于是有大臣上奏,说这是不祥之兆,铁路的铺设破坏了风水,火车开起来隆隆作响,震动了龙脉。慈禧认为有理,便高价收回了土地使用权,并勒令拆除了这条铁路。

由于慈禧对火车不感冒,李鸿章为了修建国人自己的铁路,也是煞费苦心。

据德龄公主在《皇室烟云》中说,当时李鸿章为了得到慈禧对修铁路的支持,先在紫禁城中修了一条3里长的铁路,并请慈禧试乘。

慈禧看着漂亮的小火车,也很感兴趣,于是坐上去兜了一圈,觉得又快又平稳,还真心不错。

(马拉火车)

唯一不好的就是,火车跑起来的时候太响了,于是命人拆去了火车头。

没有火车头,火车跑不了呀,这难不倒慈禧,她命人在车厢的前面系上粗绳,让一群太监来拉火车,虽说慢一点,但不吵。慈禧坐在车厢里很满意,也就不再反对修铁路了。

庚子之乱,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慈禧才结束逃亡生涯,从西安回京。回京后,慈禧认为自己被洋人追得四处逃亡,有损国体,于是决定去东陵和西陵谒陵请罪。

袁世凯得知后,为了讨好慈禧,便在朝堂上建言说,为了免去谒陵跋涉之苦,应该在现有的京汉铁路线上再修建一条专门通达东陵、西陵的铁路。

慈禧对这个提议很高兴,于是拨了60万给袁世凯,命他负责修建一事。

1903年4月,铁路施工完毕,又从国外定做了一列16节车厢组成的“龙车”。

由于龙车太大,这次肯定不能用人力来拉。最后在大臣们的劝谏下,慈禧提出了3点要求:

一、她身为清朝统治者,必须第一个登车。

慈禧认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尊卑之分,她是大清国的统治者,不管乘车还是坐轿,向来都是她先坐好了,别人才能各行其是。

这个要求当然很好解决。大不了先让慈禧上了,司机再上,反正也耽误不了开火车的事。

(慈禧坐过的火车内室)

二、火车上的司乘人员都得是太监。

按慈禧的意思,宫里服侍皇帝太后的历来都是太监宫女,要是放几个男人在车上,那是有伤风化,也是大不敬的行为。

可是开火车不是个谁都会的事呀,但也不能因为给慈禧开火车,就得去做太监吧。最后还是大臣们和慈禧商量了好久,慈禧才作罢。不过虽然不是太监,但必须穿戴太监的衣帽工作。

三、火车上的司乘人员一律不得坐下。

在慈禧看来,满朝文武,身份要比开火车的司机高贵得多,他们若是自己不赐坐,也只能乖乖站着。可恶的是,一个小小的火车司机居然能无所忌惮地坐在她前面,这不是大不敬的行为吗?

于是,按慈禧吩咐的一切安排妥当后。慈禧在众人的前呼后拥下才登上了火车,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坐着火车去遏陵的皇太后。

不过,由于慈禧在火车上做了一个“北京兵变”的梦,她又是对权力有着极强欲望的人,所以她认为火车不吉利,在遏陵后便迅速赶回了北京,并下令火车要远离北京城。

(参考史料:《慈禧全传》《皇室烟云》)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