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声声叫的孤凄,向月明中和影一双飞。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4、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5、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6、少
一、本句诗歌来源及简析
语出宋代黄庭坚的《寄黄几复》,写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当时黄庭坚在山东德平为官,他的同乡至友黄几复在广东四会为县令。在此十年前神宗熙宁九年(1076),他们曾在京同科及第,随之相别。此诗就是写于他们分别十年之际,主要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品德才能的赞誉。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诗的颔联说:昔日在桃李春风中,我们举杯共饮美酒,何等欢快,可惜聚会的时间太短暂了,此后一别十年,各自漂泊江湖,独对孤灯,独听夜雨,彼此思念,倍感凄凉。这一联诗不用一个动词,全用名词组合成句。这些名词所表达的景物意象经过精心组合,使“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一杯酒”与“十年灯”形成工巧的对仗和强烈的对比,从而营造出两个情景迥异、各具象征性的时空境界。
“桃李春风一杯酒”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和孟郊《登科后》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句子,主要表达日的快意乐情,两人春试成功,在春风和煦,桃李争艳的良辰美景中举杯庆祝。“江湖夜雨十年灯”化用杜甫《梦李白》中“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和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句子,表达今日别离却是浪迹江湖,孤灯听夜雨的萧条冷落的环境中。“一杯酒”表示短暂欢聚,“十年灯”表长久分离,这一“乐”景一“哀”的对比,把仕途失意之情、思念对方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句式特殊,构思新颖,连续并列六个名词和两个数量词,来表达深厚的别情离意,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二、“孤独”意象的诗歌赏析
孤独是人类普遍的情怀,只不过有的人对此极为敏感,有的人则浑浑噩噩,作家就是对孤独及其带来的痛苦最为敏感的群体,于是,他们也常常通过文学创作来消解自己的孤独,以求得心情的平和。
1、柳宗元的孤独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入黄溪闻猿》
诗歌浅白如话,不费训释就能感到诗人的孤苦行状:沿着曲折、漫长的溪水,诗人听到了猿猴悲哀的鸣叫。这不知发自何处的悲鸣,勾起了诗人的凄苦情怀,以至泪水流尽,肝肠寸断。在这里,诗人以“孤臣”自指,即表达了自己不得志、孤无援的悲苦。
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终于奉诏回长安,既然获释北归,那么就应当“春风得意马蹄疾”,尽快回朝廷效力。心中欣喜,脚步加快,在到达汨罗时,风中行船,柳宗元有感而作《汨罗遇风》: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当年屈原是君门九重终不得入,结果是冤死汨罗,而此时的柳宗元诏命催征,前途有望。他又产生了生逢圣世之感。就这样,他带着希望和幻想,向阔别十年、日夜思念的长安进发。谁知他二月到达长安,三月再次远贬柳州。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又一次走上十年前被贬和一月前回京的旧路,,心情十分惨淡。在衡阳与好友刘禹锡分别时,他写下了悲痛不已、孤愤至极的诗篇———《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2、岑参的孤独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充任安两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一职。试想他告别妻子,西出阳关,满眼尽是苦寒凄凉之景,联想到自身命运不济,怎能不自伤自感?“报平安”的前提一定是家中亲人的思念与关切。或许正是凭借这一点,诗人才能在漫漫风沙中坚持下来。
3、王维的孤独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汜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大约写于安史之乱前,时局乱象已生,诗人心忧朝政,又感到无力回天;担心自己,又感到茫然无路。在此种情况下好友即将远离,不由得悲苦异常,既是悲友人,更是悲自己。“无故人”的人除了元二还有诗人自己,举目四望,纵有满怀忧虑,更与何人说?诗人是因为离别而悲苦,因为友人而悲苦,因为自己而悲苦。
4、高适的孤独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人与朋友久别重逢,短暂聚会后又要各奔东西,彼时两人都处在困顿之中,郁郁不得志,末两句固然是用信心和力量来慰藉、鼓励老朋友董大抖擞精神继续去奋斗去拼搏,但又何尝不是用这种慷慨激昂来为自己打气。
5、杜甫的孤独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尤其是第二联写尽了诗人杜甫政治生活的坎坷,漂泊天涯的困顿,怀才不遇的悲苦。多年来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烟波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之感。满怀的落寞痛楚,极尽了无限凄凉。然而诗人并未因此不问世事,反而更加积极进取,总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一展平生抱负——“大济天下”。
外在的孤独指一人独处,思念亲人、朋友。内在的孤独指不得志和知音难觅。江淹的《征怨》:荡子从征久,凤楼箫管闲。独枕雕云鬂,孤灯损玉颜。何日边尘尽,庭前征马还。这首诗里就是思妇对着孤灯思念远方的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