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赶尸
赶尸是湘西的习俗(湖南省的西部,主要是在沅江流域一带,据说赶尸是以沅陵,泸溪,辰溪及溆浦这四个地方最为盛行),是传说中可以驱动尸体行走的法术,一说是道术一种,属于茅山术的
“孟队,我们看看剩余的两具尸首看看有没有怪异的地方。如果没有什么新的发现,还是尽快处理的好。”我招呼孟广禄一起查看一下另外的尸首。
书院乡的看门老头和小雪镇的家庭妇女的尸首,也在停尸房,用白布盖着。揭开两具尸首盖着的白布,一副惨状呈现在眼前。和五马祠汤老板的尸首一样,体内的脏器都被自己吃的精光,肠子一圈的缠在手臂上,缠的非常细致。两句尸首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男的肠子缠在左手臂上,女的肠子缠在右手臂上。
“八爷、胖子,你们听说过这样的杀人方式吗?吃自己的脏器,将肠子缠在手臂上,而且男女缠绕的位置还不一样,起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徐胖子摇了摇头,表示闻所未闻。不过王八爷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我。
八爷说:“会不会是一种宗教仪式?我在一本古书上看到过,上古时候,有些部落将战俘杀死后,把脏器祭祀给自己崇拜的神灵。拿书貌似提了一句‘以肠绕臂’这样的话。”
“上古宗教仪式、祭祀神灵、以肠绕臂,难道是邪教所为?”徐胖子自言自语的说道。
“孟队长,不管是不是邪教所为,还是建议你们从这方面入手,另外这三者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务必将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的社会关系搞清楚。我们几个回学校查阅一下资料,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今天的事情让我非常的茫然,只能简单的建议一下,再找别的线索。
孟广禄连忙点头:“行,明天我带人继续排查,随时保持联系。等破完案,我申请给你们奖励,每人一部手机。诸位上上心,这起连环杀人案影响太坏。对了,这两具尸首怎么办?”
“当然烧了,还让他们尸变不成?”徐胖子心有余悸的说道。
“等会,学文你来看,这是什么?” 八爷指着老头脑袋顶部中间位置上的一个圆珠笔芯大小的洞说道。我们几个说话的时候,八爷一直围着两具尸首转悠,如此恶心的场面对于他来说,仿佛没有任何的影响。这猥琐的家伙真是够变态的。
老头脑顶上有一个圆珠笔芯大小的小洞,洞口一直黑色的小虫探出了头,微微蠕动。这小虫浑身黢黑,和蛆一样的形状。我拿过一把镊子从老头脑顶将小虫夹了起来,这小虫虽然只有蛆虫粗细,但连绵不断,竟然有半米长。虫子一圈一圈均匀的盘在镊子上竟然和那几具尸首手臂上肠子的缠绕方式一样。
“巫蛊之术”胖子和八爷异口同声的说道。
“何为巫蛊之术?”孟广禄诧异的问道。
“所谓的巫蛊之术,是古代信仰民俗。即用以加害仇敌的巫术。起源于远古,包括诅咒、射偶人和毒蛊等。历史上道家典籍中都有记载和借鉴,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北方草原以及东北山区的萨满和苗疆的蛊术。萨满借助外物实施诅咒之术而苗疆生苗之中还有许多借助蛊虫下蛊。苗疆生苗之中擅长蛊术的一般称之为草鬼婆,不过这些草鬼婆一般都是古村落里面德高望重的人,一般不会下蛊害人。不过随着历史上汉民族几次大规模的征伐,许多苗裔逃到东南半岛。这些苗裔带走了的蛊术经过无数代的演变最终形成了东南亚泰国、大马、缅甸等地的降头术,这种降头术威力大,且大多数都是害人的法子。”巫蛊之术源远流长,从上古部落的图腾崇拜到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这些在《史记》、《汉书》等正史中都有记载。当然《搜神记》、《山海经》、《阅微堂笔记》等志异故事在记载的巫蛊之术更多,我只能简单的给孟广禄介绍一下。
孟广禄如同听天书一样,茫然的问道“这虫子就是蛊虫吗?咱们这点小地方咱们会有苗裔或者东南亚的降头师来做案?”
“这虫子就是蛊虫,和下蛊之人有着神秘的联系”说完我将这黑色的蛊虫收到我的温灵杵之中。温灵杵能够温养一切的阴性之物,鬼魂、蛊虫等不论有无实体的阴性之物都能被保存,甚至提供灵力供给修养。
收完蛊虫,我继续说道:“苗疆蛊术,是东南半岛降头术的起源。可是世人很少知道苗疆蛊术的起源竟是东夷蛊术。我师傅传我的一部《茅山图志》上就有关于蛊术的记载,其中就将东夷蛊术和苗疆蛊术的历史渊源做了简单的介绍······”
我慢慢的把《茅山图志》上关于东夷蛊术和苗疆蛊术的历史渊源,给孟广禄和八爷、胖子三人做了简单的介绍:
上古时期,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伏羲氏是介于人和神之间的血统,燧人氏是介于人与兽之间血统,神农氏是介于人与妖之间血统。三支祖先最终融合成现在的中国人。伏羲氏住在河流附近,捕鱼,养殖,尚玄学,总结万物之规律,文明程度比较的高。后来黄帝轩辕氏就是其嫡裔,宗教是上古道教;燧人氏生存在山区,最早用火,狩猎,住山洞,力量发达,由于吃熟肉,进化也很先进,宗教应该是古萨满教,后裔就是炎帝一支。古蜀人,古羌人都是其后代;神农氏应该生活在森林里,以植物野果,毒虫鸟鱼为食。由于植物多,所以有神农尝百草之说。树上建巢,或木桩上建屋,崇尚巫术和蛊术,东夷,三苗,百越都其后裔,现在苗族壮族祖先。
而神农氏的后裔东夷一族,就是在我们山东生活,少昊,太昊,蚩尤,伏羲,后羿这些人都是东夷族的优秀代表。曲阜至今还有历史遗迹少昊陵。东夷族是一个淹没了的历史族群,主要原因是东夷首领蚩尤和华夏族轩辕黄帝大战失败所致。
据野史《龟甲记事》记载:蚩尤是上古时期,黄河下游东夷部落的杰出首领。蚩尤出生于黄河下游山东地界的一个氏族首领的家庭,因受深埋于庭下的盘古斧神气的影响而拥有天生神力,出生时一声哭啼便惊起山潭中休眠的三条孽龙,族人预言此子日后必成大器。后来,黄帝氏靠强大的武力从黄河上游出兵于版泉之战击败了位于黄河中游的炎帝氏部落建立了黄河流域最强大的华夏部落,华夏部落不断东进,击败了黄河下游很多部落。蚩尤的部族不愿臣服于轩辕,便联合黄河下游的九个部族组成九黎族对抗黄帝。九黎与华夏之战中,蚩尤联合刑天与夸父,又得水神康回与风伯雨师的帮助,一连打败黄帝七十二战。后来黄帝请来北极紫薇太皇大帝的女儿僵尸始祖女魃才于涿鹿之战中击败蚩。蚩尤于逐鹿之野兵败被应龙所杀,颈血飞天形成蚩尤之旗封天,使女魃、应龙等不能回天。蚩尤,死于涿鹿之战,他的尸体归葬濮阳西水坡,称“帝丘”。不过他的努力为东夷部落的南迁提供了机会,东夷部落最终消失,不过南迁的东夷部落形成了三苗、百越等南方部落。这也是为什么苗、壮等南方少数民族奉出生在山东的蚩尤为祖先的原因。
东夷部落的南迁和消亡使得东夷蛊术逐渐的消失,而苗疆蛊术在东夷蛊术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其实东夷部族南迁只是一部分,还有许多的东夷部族百姓逐渐的同华夏族进行交流、融合,形成了现在的山东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即东夷文化,齐鲁文化起源于太昊、继承发展于少昊之世,充实于太公、桓公之世,繁荣鼎盛于田齐之世。齐鲁文化兼容并蓄,而以儒、道、阴阳家学说为主。齐文化以博采众长为本,以务实求功为用,是先秦文化的核心与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与支柱。
“在东夷部族同华夏部族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一些的偏远山区还保留着一些巫蛊之术,不过几千年的传承,东夷蛊术几乎是消失殆尽。但是从历史零星记载来说,东夷蛊术虽然没落,但并没有完全的消亡。也就是说,咱们这三起案子的凶手并不是来自南方的苗裔或者是东南亚的降头师,很有可能就是我们周围山区或边远地方的嫌疑人所为。”口干舌燥的对孟广禄,介绍这么多,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不让孟广禄他们对案件的侦破走弯路。不要让他们只注意外来人员而忽视了本地居民做案的可能。
孟广禄目瞪口呆的看着我,小心的说道“学文兄弟,以前还以为你只是一个神棍,没想到你追根溯源,引经据典,知道的如此之多。佩服佩服,心悦诚服”
我尴尬的苦笑一声“孟哥,您兄弟我可是正儿八正的大学生,没两把刷子也进不了曲师大不是?”
“那是,那是。学文兄弟,绝对不凡。那个,我送你们回去,有什么情况我们随时联系。”孟广禄也是满脸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