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亲们发现了没有?姓胡的和姓李的很少通婚,这种现象在古代安徽绩溪和杭州一带尤为突出。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和胡雪岩、李鸿章二人有关系。
胡雪岩(1823~1885)是晚清著名的红
关于“胡李不通婚”这个说法,是从胡雪岩的临终遗嘱而来。
据传红顶商人胡雪岩临终前立有三条遗嘱:
一是后人再勿经商;
二是后人不得做官;
三是“胡李不通婚”。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一生,大起大落,曾经风光无限,却一朝败落。他临到老来,看透了世情,嘱咐子孙不要经商做官,倒可以想得通。但这个“胡李不通婚”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猜测,这是因为他曾经将一个私生女送与李姓人家抚养,为避免乱伦事件发生,所以口出此语。
这个说法有点不靠谱。毕竟胡雪岩明面上就有十二走马楼的姨太太,即使有外室女,也不必要藏着掖着,不让后人知晓。
比较多的说法是, 这是胡雪岩恨透了李鸿章,视其为仇家,告诫后代子孙不可与其子孙联姻。
胡雪岩与李鸿章之间有恩怨是真的。
胡雪岩发家,与晚清官府脱不开干系,他先是资助王有龄获得实缺,依附于王有龄从商。后王有龄在杭州殉国后,他又依傍左宗棠。
胡雪岩此人,颇讲义气,当初为救王有龄不惜生死,后成为左宗棠的人后,对其也是颇为忠贞。在左李朝斗中,始终坚定地站在左一边。
为打倒左宗棠,李鸿章实行“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的方针。胡雪岩成为两人斗争的靶子。为实施倒胡策略,李鸿章抬出了盛宣怀,并收买了胡手下伙计。
李鸿章怂恿上海地方拖欠胡雪岩的协饷,并撺掇洋行与银行去催款。同时盛宣怀联络各大商帮与富户,让他们拒绝给胡商借资金。各方挤兑下,胡雪岩招架无力,即使左宗棠前来坐镇也没有挽回胡雪岩的颓势。
值此危急关头,李鸿章又指使亲信举报胡雪岩“贪污挪用国家粮饷”,一时间,胡雪岩遭到革职抄家。1885年11月,胡雪岩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胡雪岩虽然和李鸿章有恩怨,但以胡雪岩的情商, 当不至于因噎废食,毕竟天下姓李的人那么多,他树起这么大的盾牌不现实。有些研究胡雪岩生平的人猜测,这应该是胡雪岩为了警醒后人,记住他惨败于李鸿章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