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领域,我们大都认为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在竞争。其实,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也在悄悄的崛起。
甚至,美国一度将日本在航天领域的排名,排在俄罗斯前面,仅次于美国、中国。
不吹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也是非常的疑惑,日本不远万里去小行星龙宫采集样本,小行星那么小然而日本选择派隼鸟2号,往返飞行7亿公里着陆龙宫小行星,完成两次短暂着陆,并且执行表面和地下岩石样本采样工作。
隼鸟2号飞行时间长达3.5年时间,抵达龙宫小行星附近。采样都是短暂的采样工作。然而中国嫦娥五号登月的时间,从发射到登月时间仅7天,飞行距离38万公里。相比之下,日本隼鸟2号的这次任务飞行距离远,周期长。
中国嫦娥五号登月成功相比日本的隼鸟2号龙宫小行星取样,到底谁更加有难度?日本为什么不登月呢?
登月难度VS小行星登陆,谁更难?
这样的对比,看似日本这次小行星登陆有难度,那么远距离的小行星都能完成采样,不是一般的国家能做到的,很多人会认为登陆小行星的技术更难。实际上,登陆小行星的技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登月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难,尤其是这次的嫦娥五号登月。
隼鸟2号登陆的龙宫小行星,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地球的轨道相近,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很多。小行星的应力十分的微小,飞行器和地面的相对速度很低,所以登陆小行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很多。
然而登陆月球,嫦娥五号作为嫦娥四号的升级版,需要携带月壤返回地面,所以登月后返回这项技术是十分关键的技术,嫦娥系列登月相对来说技术已经比较纯熟了,嫦娥四号已经完美的让技术呈现了。登月失败案例,应当属于印度月船二号,在登月的近月轨道失联了。
我国这次登月返回类似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的返回方式,分别都是轨道器(对应阿波罗的服务舱)、返回器(对应阿波罗飞船的返回舱)、着陆器(对应阿波罗飞船的下降级)和上升器(对应阿波罗的上升级)。美国通过这样的模式完成6次载人登月,充分证明这个方式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日本为什么不登月?难道是日本没有登月技术?
关于登月技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一定是有的,日本之所以不登月,主要原因是日本和我国的国情不一样。全球登月计划任务的国家众多,美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虽然登月失败,但是仍然没有放弃登月,月船三号将会在最近完成登月升空)。
日本如果在现在这个阶段去实现登月,对于日本来说重要性,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并不高,日本选择剑走偏锋的方式,登陆小行星龙宫,这样的任务全球都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成登陆小行星。这样日本在深空探索领域的知名度,将会更加的轰动。
在另外一个方面,日本的登陆小行星,非常能更加好地调动全国公众的认可,同时也将会更加好地获得政府的预算补贴。这就和我国的情况不一样。我国登月计划,目的很明确,就是登月,登月包含飞船登月和载人登月。未来我国将会实现载人登月这一重大计划。
登月数据参数和小行星登陆参数揭秘
月球探测器登月,从地球出发需要大约10800米/秒的速度增量,但是靠近月球时候还需要1000米/秒以上的速度增加进行减速,进入绕月轨道。如果要在月球表面着陆需要在1700米/秒的速度增量进行减速,加上中间修正、悬停、着陆器等需要的速度增量。综合下来速度增量在14000米/秒。
日本登陆龙宫小行星,旋转机遇是非常重要的,龙宫的轨道和地球相交,而且两者的轨道接近,发射的速度略大于地球逃逸速度(11200米/秒)。
龙宫小行星的直径小,引力小,探测器只需要保持相对速度即可完成登陆采样工作。据了解登陆龙宫小行星的速度增量只有11500米/秒。这个数据比静止的卫星还小一些(人造卫星的速度增量10250米/秒)。
登陆月球时,嫦娥五号与月球表面的相对速度超过1600米/秒。而登陆龙宫时,隼鸟2号和龙宫表面的相对速度只有几米/秒。通过数据说明,中国嫦娥五号登月的难度和技术要求,远远的超过日本隼鸟2号登陆龙宫小行星的技术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