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纪布
话说,在1936年的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的张学良与时任国民革命军帝17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的杨虎城西安发动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兵谏”事件,扣留了国
首先,我是陕西人。其次,我个人鄙视各种“地域黑”和“无脑喷”。
关于把陕西人叫“冷(愣)娃”一说,众说纷纭。我听说过两个比较靠谱的解释,与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解释:我当时在上高中,某次爱国教育,学校请来了一位抗战老兵。老爷子精神矍铄,嗓门洪亮。演讲过程中跟我们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知道为什么都把陕西人叫“冷娃”么?因为抗战时期,好多陕西小伙子战场上跟敌人拼刺刀,大冬天都是袄子一甩,光着身子,大吼一声,抡着大刀就上去了。所以整个部队被陕西人这种敢拼命、不怕冷的精神所震慑,从那时开始,就叫陕西小伙子“冷娃”。之后,从部队开始流传开的。”后来老爷子跟我们说,他当时也是“冷娃”,很多“冷娃”都是他战友。不知道老爷子说的对不对,但是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冷娃”这两个字出处的,最热血、最传奇的说法了!
第二个解释:陕西话中关于“愣”的词汇很多,跟“愣头青”的意思差不多。比如说“好愣怂”,形容吃惊、意外、感叹等语气,有时也表示后果超出意料。还有“愣个怂”“愣怂”“瓷嘛二愣”等,都是形容某人(一般是长辈骂自家子侄,带溺爱语气)呆、直、傻,遇事不会转弯,胆大没脑子等。“愣娃”包含的意思不好解释,必须带到语境中去。某个陕西老汉骂晚辈“愣娃”,可能是怒其不争,也可能是觉得他性子太倔,也可能只是溺爱,还有可能是那小子干了啥坏事或者仅仅是他老子想骂他了……。
所以说,陕西人说自家小伙是“愣娃”,不一定是骂人的话。“愣娃”这个词,是个带有陕西特色,只有陕西人才能完全明白的中性词。只是,现在,长辈们慢慢老去,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求学打工。在关中农村,很难看到一个关中老汉大嗓门吼自家孩子“愣娃”“闷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