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人过四十,三觉不睡,三人不求”是哪“三觉不睡,三人不求”?

俗语都是人们在长期生活经验总,总结出来具有一定智慧的话。“人过四十,三觉不睡,三人不求”这句话,其实有典故可循。
《论语·为政》中孔子说: 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30 23:11:56

所谓的“人过四十,不睡三觉,不求三人”,实际上是古代的一句养生口诀。人过四十,已经逐渐的由青年过渡到了中年。

而中年,本来也是人生中比较危险的时段。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在工作中还担当着“主力”的角色,比较容易出现健康问题。所以,才有了“不睡三觉,不求三人”

一、不睡三觉

1、过了子时的觉不能睡

所谓的子时,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个时候,也是身体多个重要器官,比如肝脏,开始休息的时候。如果经常熬夜,必然对人体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2、过了巳时的觉不能睡

所谓的巳时,是指早晨9点到11点。这个时候的觉,要么是回笼觉,要么就是懒觉。然而,这个时候睡觉,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整个人一天的生活均不顾虑,这样也很容易造成人体生物钟的紊乱,从而带来健康问题。

3、有心事的觉不能睡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没有心事是不可能的,但带着心事睡觉,往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失眠。如果长期如此,必然有损健康。因此,睡前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也是必要的。

二、不求三人

1、不求看不起自己的人

有一句话叫“人过四十天过午”,说的是,一般过了40岁,人生基本就过了一半。到了这个“不惑”之年,人生该看开的事情,早就应该看开了。没有必要为了明显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事,而去低三下四的去求本来就看不起自己的人。这样的要求一开口,也是苍白无力的。 2、不求言而无信之人

这个很好理解,人无信不立,然而总有这样的人,表明上积极应承,然而背地里却早就忘到了九霄云外。这样的人,求他又有何用呢?

3、不求见利忘义之人

对于这种人来,唯有利益至上,在哪里能够得到利益,他们就倒向何处。这种人从古至今都是司空见惯的。40岁的人,也已经是见惯了人间冷暖,所以对于这种人,还是绕着走好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