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科普一个超级强大的。
关于生宝宝的问题,我们的常识里动物都是由发情期的,不像人类这种随时随地都能躁动起来。
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兔子。
兔子是非常“好色”的一种动物,
在力学上,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小知识。很多结构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下的力学性能,但是很多人直观上会觉得商家在偷工减料。下面,我就简单举几个例子,大家一起探讨下。
1、实心轴与空心轴
能称之为轴的构件,必然是承受着扭矩的作用。通过力学分析,我们知道轴的横截面在扭矩的作用下,产生出相应的剪应力。这个剪应力就是构件失效的主要原因。
如上图所示,横截面内的剪应力大小与圆心的距离成正比,圆心处剪应力为零,外表面剪应力最大,而材料的失效永远是从最大剪应力的位置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轴的圆心处的材料其实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承载作用。于是可以直接挖掉,变成空心轴。
2、矩形梁与圆形梁
梁结构指的是承受横力和弯矩的构件。根据梁弯曲应力的表达式,同样外载,同样高度的梁,矩形截面的承载能力更大。
同样的高度下(d=h),矩形梁的Iz较大,因此工作应力较小,从而更加安全。这一点很多人很难接受,毕竟我们常见的自然界中的物体大多是圆截面的。
根据梁的应力表达式,距离中性轴越远,正应力越大,越近越小,应力分布如下。与轴结构类似,梁的中间部位承受的正应力非常有限,纯弯曲情况下梁结构可以弯曲用上下两个结构代替。基于这种应力分布,梁的横截面的中间部位可以挖掉,从而变成工字梁。虽然工程中的工字梁非常常见,但是更多的人接触到的时建筑中的梁结构:混凝土结构,都是矩形梁。
3、混凝土的钢筋数量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混凝土中的钢筋越多越好,毕竟钢筋的力学性能是混凝土的好几倍,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混凝土中的钢筋起到的作用是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拉性能,因为混凝土本身是脆性材料,抗压性能好但是不抗拉。单纯用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的大梁,下表面很容易出现裂缝。所以,在混凝土梁的靠近下表面的地方布置钢筋,可以显著提升整体的抗拉性能。
如果不考虑混凝土基体,钢筋越多,整体的承载能力肯定会越好。但是,再次强调下混凝土材料是脆性材料,而且力学性能远低于钢筋。当钢筋布置的太多时,虽然外载会有所提升,但是一旦载荷超出了混凝土的承受极限,混凝土就被压碎了,而此时,钢筋却依然完好。然而失去了混凝土基体,整个结构就全散架了。这显然更加危险。
4、空心桥墩与实心桥墩
基建狂魔的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桥墩。但是桥墩内钢筋的分布是否均匀分布呢?更加极端一点,空心桥墩是否就是偷工减料呢?
根据桥墩的结构,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桥墩外层的应力要大于内层,说明应力的传递过程中,会往外扩散。根据这样的应力分布形式,我们在设计桥墩的时候,只需要将外层设计的结实一点就可以了。实际的桥墩当然不可能是空心的,这样建造的时候就麻烦了。如下上图所示,桥墩的钢筋都是分布在外层,原因就是为了增加外层的结构强度。
5、总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与力学有关的反常识行为,但是只要学会了力学分析,这些问题就都可以解释。
你觉得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反常识的力学现象吗?欢迎评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