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闰水,又名运水,小名阿水。1879年农历闰三月生,故名字中给取一个“闰”字;同时据迷信的说法,他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缺“水”,故名字中又添了一个“水”字,故为闰水。说到这里,大
章闰水,又名运水,小名阿水。1879年农历闰三月生,故名字中给取一个“闰”字;同时据迷信的说法,他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缺“水”,故名字中又添了一个“水”字,故为闰水。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传统的乡下,为什么恁多人起名金生、木生、水生、火生、土生之类。这就是缺啥补啥。
闰水的父亲章福庆,又名章庆,贫农,日常除了种田、摇船,还会竹作手艺,他能编很细巧的竹器,也会刻字,心灵手巧。
章福庆跟鲁家的交情,就是始于他的手艺。他农闲时光进绍兴城打零工,因竹作手艺精巧而获鲁家欢喜。之后每年秋收之后便到周家帮过年及在百草园帮晒谷、种菜。
鲁迅称闰水父亲为“庆叔”,叫闰水 “闰水哥”——闰水比鲁迅大两岁。闰水家的后代说,鲁迅出生不久,他的母亲病了,闰水的娘还在周家当保姆,给鲁迅喂了一个时期的奶呢。
农历1892年的除夕,鲁迅的曾祖母戴氏去世,鲁家新台门大堂前要停灵;同时又要过新年;还有,鲁迅家这一支又轮值整个家族的年祭时宜。同时三件大事,鲁迅父亲忙不过来,就请来了闰水父亲,闰水父亲呢,又带了闰水来,让他负责看管祭器。鲁迅就是这次认识闰水的。按虚岁,闰水岁14岁,鲁迅12岁,正是碰头就能玩到一起的年龄。一是闰水比鲁迅大,二是鲁迅长年住城里,闰水乡下少年,懂得诸多玩法,鲁迅很容易喜欢上他。总之,鲁迅笔下那个帅到不能行的年闰土”就此诞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两个小小少年,第一次玩到一起,就不愿意分开了。当诸事办妥,闰水要回去时,鲁迅急得大哭。闰水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闰水回去后,还托他的父亲带给鲁迅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鲁迅也曾送他一些东西。
之后,两家仍不时来往,章福庆依然带闰水去过鲁家几次,送个西瓜啥的,鲁家也不时的接济闰水家一些衣帽啥的。
农历1900年的新年,闰水上城到鲁迅家里拜年。闰水已22岁,并且结婚。鲁迅呢,在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铁路矿务学堂读书。两个当年的少年郎,此时已变成了青年,但两人依然很亲密。鲁迅留闰水住下,并一同出外游玩两天。
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1919年的年底。
这一年,北京正在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五四运动,学生正在街头热火朝天地搞爱国行为艺术搞得欢实呢。不过与鲁迅没有关系,作为教育部科长佥事,作为近代以来第一代北漂,他主要忙着在北京买房,准确的说,是买大大的四合院。他从2月份就开始看房了,一直看到7月才定下来。7月买定,然后就是装修。据马嘶推算,鲁迅将八道湾11号那套三进的大院子买下并重新修缮,前后花了4335元;吴海勇推算的则是3990.1元。不管具体多少吧,做了教育部七年小公务员、平时还要给弟媳妇儿羽太信子的日本娘家寄钱的鲁迅,这个时候已经很不差钱了。据鲁迅好基友许寿裳说,这院子不但房间多,而且空地极大。鲁迅对许寿裳说,自己就是相中其空地大,宜于儿童游玩了。许的回答是:“诚然,简直可以开运动会。”
装修好房子后,鲁迅回老家接母亲、弟弟、元配朱安一同上京。闰水先是带了大儿子启生一块来帮助搬家,后是带了二女儿阿花去送行……唉,这是鲁家最后一次接济闰水了,鲁迅母亲对鲁迅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煮饭烧的稻草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
鲁迅文章中应该不是夸张:第一,漂亮的少年形象再也没有了,而是生活沉重的民国时代的中年苦逼农民大爷;第二,见了鲁迅啥也不会说了,欢喜和凄凉的叫起了“老爷”;第三,有限的几句交流,也是“非常难”、“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
闰水真实的生活,应该比这几句还惨。
闰水老婆姓梁,人称“水大妈”,一生勤劳,65岁的时候生病而死;闰水与老婆生了六个子女,但是穷的穷,病的病,死的死——大闺女阿杏,26岁病死;二闺女阿花;大儿子启生,38岁的时候,因劳累过度而病倒,并且染上霍乱,无钱医治,抬庙里去求神,半途断气;二儿子启明;三儿子长明;四儿子长生,五岁夭折……帅到不能行的“少年闰土”58岁那年,背上长疮,无钱医治,任由它流脓,疮烂到碗口大,一个月后死亡。
与此同时,北京、厦门、上海,鲁迅一步步名震天下……亲们,看来不好好读书真的不行哈,否则小鲜肉总归变成沧大爷。还是快回家写作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