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重视人才是天下闻名的,所以他的阵营才是聚集了天下英才。在武将里,最早多是曹姓与姓夏侯的本族人,给曹操最大的支持。比如曹洪,曹仁,还有曹纯;夏侯渊,夏侯惇,等。
在后来的征战
谢谢邀请。
曹魏阵营中自始至终都是人才济济。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要排个名出来要有个标准。今天咱们就综合性的筛选一下。
武将上面,曹魏阵营中有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明眼人可以发现这个五子良将,全是外姓人,没包含曹操自己家族的曹姓和夏侯姓的子弟。这也说明了曹操的胸襟和大度。
这五子良将,的确是曹操的中流砥柱。均是能领军独挡一面的综合人才。很多人对乐进入选有疑意。其实,乐进的功劳确实不小,只是他主要负责后勤和协调,不是冲锋陷阵的武将,所以很多人不认可。其实,无论是张辽、于禁、徐晃他们的成就,都离不开乐进的功劳。
其他的,典韦、许褚都是勇猛无比,但他们不是领兵的将领,是曹操的贴身侍卫。
曹家子弟兵中,也有很多厉害角色。例如曹纯、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等等,都是既能统帅军队,也能上马单挑的猛将。
如果硬是要挑出五个,阿呆还是赞成五子良将。
曹操阵营中的谋士排名,相对争议很大。
阿呆认为,排在前面的应该戏志才、郭嘉、荀彧、毛玠、贾诩。
论能力,贾诩应该排在第一,只是他经历太复杂,自身又很低调。是有过污点的人,所以一直不被看好。但是贾诩的能力和贡献却应该是很高的。
戏志才是曹操最早的谋士,曹操创业初期的谋士,为曹操的基业做出过贡献的。是不该被忘记的。
郭嘉、荀彧不用去说了,大家都很了解。
唯独毛玠,阿呆这里把他提出来,是因为他有两个大的功劳,都是给曹操的成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1、“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后来被曲解的挟天子令诸侯。就是毛玠建议迎奉汉献帝。这一步棋,在曹操的成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让曹操摇身一变,由义军变成了国防军。才使得曹魏走上了国家平台。
2、屯田制。毛玠建议并负责实施的屯田制,使得曹操的军队得到壮大,地盘得到稳固。为征讨四方打下了基础。
所以,阿呆说曹操的五大谋士应该是戏志才、郭嘉、荀彧、毛玠、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