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里,朱国治为何不送走一双儿女却要亲手杀死。是愚忠还是另有隐情?

朱国治作为大清云南巡抚,奉诏暗中监督吴三桂,发现吴三桂明里向康熙要农具要安家费,暗地里反象毕露,他让钦差莫洛化装成马帮逃往京城报信,为何自己不带一双儿女一起逃走,而是返回巡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23 02:27:44

朱国治一张肉口骂的吴三桂体无完肤,你虽为汉人,确是个汉贼,如果其妻不上吊自杀,其子女不被他亲手所死,怎么敢当着吴三桂的面说出如此肉搏之言?“朱国治:钦命太子太保加尚书衔云南巡抚朱国治为大将军送行,”“吴三桂:你为何浑身是血呀?”“回平西王的话,这是我儿子朱子川,我女朱紫水的鲜血,”“你杀了自己的儿女”“回平西王的话,我不杀他们,难道留着让你杀吗?”“这真是一条好汉哪”

朱国治任潮州五品知府,弹劾平西王吴三桂:

镇守云南十余载,不仅没能剿灭匪患,而且暗中故意养匪为患,私自铸造钱财,大量招兵买马,剥削百姓,欺瞒朝廷,更可恨的是曾与平南王尚可喜,镇南王耿精忠暗中勾结,早已有列土封疆自立的想法和行为,三藩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冒死进谏,望皇上查处吴三桂,尽快裁撤三藩,因此惹平西王吴三桂。

但是朱国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此之时,吴三桂也有弹劾朱国治的折子:

称其在任期间,屡屡抗命渎职,以减税为名,纵容满匪为患,败坏国法民风,虐待下属,草菅人命,

以上两人的撕逼奏折,让满朝文武瞠目结舌。

殊不知康熙早有撤藩之意,不仅没有让吴三桂借皇上之刀杀朱国治,反而给其加官进爵,送羊入虎口,升其为云南巡抚,一品职。

康熙把杀朱国治之刀改成一块铁石赠送给吴三桂,让其心中有一块放不下又不得不搬的起的大石头,搬不好就会砸到自己的脚。

“你是一块铁石啊,将敲山震虎,看看那位平西王到底是何居心?”

朱国治也算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决心和吴三桂对抗到底,早已把生死置之肚外,朱国治跪首谢恩之后,马不停蹄的到云南上任。

他这一去就是带着一颗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的决心,和不臣之心的吴三桂顽抗到死,也可以说是以一只涨了龅牙的虱子钻进了吴三桂的心肺之中,让吴三桂痛痒难耐,先是杀不得,后又赶不走。

可惜令朱国治意想不到的是吴三桂狗急跳墙,深夜派兵围剿了其家眷,朱国治无可奈何之下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女,其妻也选择一缕白绫上吊身亡。

朱国治因此落得家破人亡。

天亮之后朱国治让仅剩的四名好汉抬轿陪同直奔吴三桂大营,为其拔寨其锚“送行”,

朱国治临死前凭借自己的一张肉嘴,把吴三桂骂的体无完肤,气急败坏的吴三桂在不堪欺辱之下将朱国治斩首祭旗,以解其恨。

吴三桂却以反满为名,祸乱天下,谋求一己之私,受苦受难的却是各族百姓,你虽是汉人,实为汉贼。

当今皇上虽为满人,但是他上守天道,下拜孔圣,说我中华语言,书我中华文字,奉行中华体制,奉养中华黎民,实际上并非汉人化入满足,而是满人化入了我们中华的千古文明啊。

说朱国治是愚忠也好,说其另有隐情也行,不论怎么说朱国治的心中只有各族百姓,没有自己,其不惜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女,希望能够唤醒吴三桂一丝的善念,放弃反满为明的自私行为,只可惜换来的却是斩首祭旗。

我是追溯历史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文/追溯历史传奇(原创)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