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你喜欢八戒,还是喜欢沙僧?说说理由?

《西游记》实际上是佛经故事的具象化,是佛教教义的白话版、故事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领悟佛教的教义。里面的人物都有所指,一般人崇拜孙、喜欢猪八戒,但实际上沙僧是树立的榜样和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00:35:40

各有千秋,两相比较还是喜欢沙僧多一点,且看八戒的来历:

八戒:前世是天宫中的天逢元帅,因调戏月宫嫦娥而被贬下凡误投猪胎,因脸成了猪的模样,因此被称作猪八戒;别号:猪刚鬣、猪悟能,众人称其为老猪,孙称其为呆子、二师兄,取经完成之后,被如来封为净坛使者。八戒会天罡数三十六般变化,所用的兵器是玉皇大帝所赐的上宝沁金耙,俗称九齿钉耙。

八戒在调戏嫦娥(霓裳仙子)中被天庭的纠察灵官追捉,慌乱之中拱倒牛宫,被玉帝贬下凡尘,错投猪胎,最后受观音点化,成为唐僧弟子,和孙一道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终成正果。

八戒劣行较多:错投猪胎后,咬死母猪与群仔,后招赘至福陵山云栈洞的卵二姐当了倒插门女婿,并且请八戒做了家长,不到一年时间,卵二姐死了,全部家产落到了八戒手里;后因猪八戒坐吃山空败光家当,只能出来变妖吃人,时间不久又变为人形被高太公招为女婿,居住在乌斯藏国的高老庄。

另一方面,猪八戒性情憨厚、呆板,力大无穷,好吃懒做;胆子小,爱占小便宜,最好女色,经常被美色所迷惑;贪睡、喜进谗言,又喜欢促弄人。但八戒又有好的特性,一路上和降妖伏魔、吃苦耐劳、本性率直、直白,不转弯抹角;却又有贪婪自私的一面。

沙僧:沙僧在《西游记》中是一个本分、老实、诚恳、耐劳、任劳任怨的朴实角色。

别称沙和尚、沙悟净、卷帘大将、金身罗汉,众人称老沙、叫沙师弟,唐僧称其为悟净。沙僧原来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因为在一次天宫聚会中不小心打碎琉璃瓶,犯下天条被贬下凡间,在流沙河中兴风作浪,后经观音点化,收归心性和八戒一起保大唐高僧玄奘法师西天求取真经。

沙僧性情憨厚、耿直,忠贞不二,在取经路上从来没有叛逆之心,不好吃懒做。取经路上的经担十之八九是沙僧负荷,不像八戒一样贪恋女色,在道义上公正无私、任劳任怨;严守佛门清规戎律,踏实本分,最终被观音点化,一路保送唐僧西行求取真经而功德圆满,被如来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

沙悟净所使用的武器是月宫吴刚砍下的桂树枝杆,由木匠先师鲁班亲手加工做成,坚韧无比,木杆顶端套制精铁铸就的月牙铲,并在铲边套以铁环,挥打作战之时,呼呼生风、威猛无比。

从以上两相比较可看出八戒和沙僧同为妖怪,也曾为祸一方,但被观音点化后,收取心性,辅佐唐僧西行取经而功德圆满,虽然他们两个性情、个性品好不同;但沙僧沙和尚在广大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化却比八戒更强、更好,更受欢迎和追捧!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把唐僧、、八戒,沙僧的人品、性情做了祥尽的描绘和叙述,他们的好坏美丑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Ⅰ。从《西游记》我们可以看出和八戒在取经路上的意志最不坚强,虽然功劳最大,但他的反复和反常也是最大的!

Ⅱ。在整部《西游记》中唐僧和沙僧的意志最为坚决果断!虽然唐僧生性懦弱,但在取经路上意念坚决、果敢,永不回头、言败,并和沙僧一路念头相向而行。

★-所以在《西游记》整体中,四个取经人的正反、好坏,品质性情更显得鲜明靓丽!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