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司马迁为何被汉武帝处以宫刑?

司马迁,号称“史界太祖”,所著《史记》为二十五史之首,是中国纪传体通史的书开山之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却因替李陵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2 01:24:40

李陵事件是导致太史公被受宫刑的的根本原因!

作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不愿意为汉武帝的妻哥李广利将军做军队的后勤工作,自愿带5000步兵直捣黄龙,但结果与他的爷爷一样运气偏差,遇上了匈奴的主力部队。

李陵不愧名将后代,以五千步兵对八万骑兵仍沉着应战,给予了匈奴部队以有力的打击,歼灭匈奴上万人,直到箭尽粮绝,李广利仍不发兵来救援,才再在部下的劝说下,效仿赵破虏先降匈奴再归汉的事实投降了匈奴。

作为史官,司马迁秉公直言,为李陵抱打不平,并痛斥了李广利见死不救的罪行,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人,戎马一生,开疆扩土四十余年;但有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一面,根本听不进谏言!

他认为司马迁是对被株连九族的李陵进行翻案面辩解,一怒之下把司马迁定为“诬罔之罪”, 当时掌管刑狱工作的是见风使舵的酷吏杜周,为讨好汉武帝,判了司马迁为死刑。

“人固然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司马迁是不畏惧死亡的,但虑及宏篇巨著《史记》尚没完成,就有了延续生命的想法;力争活下去,以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担当,把《史记》写完“藏之于山,以俟后人”。

对一个普通人来讲,西汉免去死刑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交钱免死,世代为史官的司马迁交不起高达50万金的赎金,二是自愿接受对男人来说是奇耻大辱的宫刑。

司马迁选择了接受宫刑,忍辱负重,委屈求全地活了下来,才有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完整地传于后世!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