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眼中的逻辑:不就是一根管子里打出去一坨弹,要分120,122,125,128之类的干啥。
军工眼中的逻辑:上头要满足有效杀伤半径25米,嗯,先试试120mm,em 钢壳设计个3mm带破片槽吧。嗯?不
正常人眼中的逻辑:不就是一根管子里打出去一坨弹,要分120,122,125,128之类的干啥。
军工眼中的逻辑:上头要满足有效杀伤半径25米,嗯,先试试120mm,em 钢壳设计个3mm带破片槽吧。嗯?不行,这样破片好像在25米时侵彻力很低,70%概率打不穿钢盔。那样,5mm厚吧。嗯?也不行,弹丸太重,满足不了5公里的最大射程,那多加点发射药??这样整个炮身筒又得加厚,不行不行。还是4mm吧...em,射程是可以满足了,但炸药比3mm厚度装的少,破片初速似乎不够。25米距离上的侵彻力还是有点玄,如果换高能的炸药也许能解决问题。上报吧化工厂:你们这几个潮巴,高性能炸药制备1公斤,我都能产3公斤普通炸药了,打仗那么墨迹干啥,口径增大2mm会死啊!
于是,122mm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