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既是大学老师,又是足协职业裁判,请问职业裁判和中国职业裁判的标准是啥?

由于中国职业裁判处于起步阶段,好多事情协会在摸索,所以,国内的职业裁判这聘请的还有点滑稽。
怎么滑稽的呢?
先来看看人家职业裁判,职业裁判,顾名思义就是专职从事裁判职业,在英国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9 22:37:42

由于中国职业裁判处于起步阶段,好多事情协会在摸索,所以,国内的职业裁判这聘请的还有点滑稽。

怎么滑稽的呢?

先来看看人家职业裁判,职业裁判,顾名思义就是专职从事裁判职业,在英国、日本、沙特等国家,职业裁判就是这样做的。一句话,要成为了职业裁判,就要放弃原来单位工作,专职服务于足协。

而我们的职业裁判却没有和国外完全一样。2月23日,足协聘请了克拉滕伯格、马日奇、马宁、傅明、张雷五位裁判为职业裁判,像两位外籍裁判,没问题,他们早就是专门干裁判,2017年克拉滕伯格就受聘于沙特,执法沙特联赛。

中国的三位裁判,马宁、傅明、张雷,当被聘为职业裁判后,我还说张雷以后不要为请假而担心了。没想到,我错了,从傅明争议判罚事件——涉及论文涉嫌造假的调查结果,我知道了,他们三人没有离开原来的单位,首都体院说他们会继续聘用傅明。

一句话道破了中国职业裁判与国外职业裁判的不同。中国本土的职业裁判没有放弃原来单位工作,马和傅是高校老师,张雷是公司职员。

如此这样,问题来了。

据媒体报道,被聘为职业裁判的本土裁判年薪70万元。他们是高校老师,在学校要拿份薪水,这在协会,又拿份薪水。什么情况?在学校拿薪水,就要在学校教书育人,那算哪门子职业裁判呢?岂不是搞笑吗?

建立职业裁判制度,改变过去裁判“业余”身份,主要是提高判罚的公平公正,便于裁判的培养与管理,更好的为联赛服务。

事实上,由于协会制度健全,本土职业裁判没能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使得被聘上的裁判可以大幅度提高收入。他们的判罚呢?从傅明老师的判罚看,职业道德和判罚水平并没有达到真正职业的水平。

在探索职业裁判的路上,协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事前的制度建设,执行起来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