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曾承诺韩信“三不死”,然而韩信最后却被吕后用计杀死,吕后是怎么做到的?

韩信在汉营得到刘邦的重用后,用兵如神,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地位和实力也越来越大,在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的一举一动和他的倒向都影响着楚汉相争的结果。
后来韩信在垓下之战围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09 20:29:51

上位者要杀臣下,理由总是比借口多,方法总是比困难多。比如刘邦曾经承诺韩信五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光不杀,见君不杀,见铁不杀。吕后一代人杰,她趁刘邦外出征战,将韩信召入宫中,装入漆黑的布袋中,吊在半空上,安排宫女用木棍乱棒打死。韩信被装在布袋中不见天日,吊在半空之上不沾地,刘邦不在故不见君,乱棒击杀不见铁,完全满足了五不杀之令,让人无话可说。

听闻韩信死了,刘邦既喜且悲,喜的是心腹大患终于死了,悲的是一代名将终无法善终。刘邦本人是不想杀韩信的,毕竟刘邦年轻时也曾纵横江湖,当过一段时间名士,深知国士难得。另外对大汉的建立,韩信立有汗马功劳,如果没有韩信,还真不知道何时可以结束,更不知道是否可以战胜西楚霸王。但是身为帝王,必须对全国民众负责,可以辜负一些功臣,但是不能辜负天下百姓。为了一人私利,天下再起纷争,百姓流离失所,丈夫、儿子征战沙场,非帝王之愿也。

韩信居功自傲,最大的政治理想不是背叛汉朝,而是裂土分疆当一方诸侯!诸侯是什么?就是一个独立小王国,如果韩信生命力足够长,挟楚国之众,夹百战百胜之威,那么汉朝将有改朝换代之危,天下百姓将会再次陷入动乱。韩信对于淮阴侯的爵位一直不满意,更不愿意被幽禁在长安城,讨伐匈奴之战韩信借病不出,还有鼓动部下叛逆的嫌疑。不杀不能让人放心啊,宁可我负天下人,岂能让天下负我,此帝王之术也。

吕高后必须在刘邦还活着的时候杀韩信,因为刘邦活着韩信就不会反,不反就可用最小的代价诛杀之。试想韩信在刘邦死后起兵造反,何人可敌?是有万夫不挡之勇的樊哙,还是精通战阵的曹参,亦或是大将军周勃,车骑将军窦婴?明显他们都不是韩信的对手,要杀韩信只能在他没反之前杀,至于杀他的理由就是谋逆,说你谋逆你就谋逆,不谋逆也是谋逆!至于杀他的方法,真难不到吕后,她可是一个聪明的智者,学识尚在刘邦之上。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