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种特色美食是逐渐形成于哪些朝代的哪一时期?中国历朝历代各个时期分别吃什么饭菜水果?

一、【中华美食---远古时代】
民食为天古今酬,中华美味历史悠。
茹毛饮血满汉席,千载起始舌尽收。
燧人存火石烹熟,一洗有巢生吞羞。
神农起耕有造化,黄帝开启灶先河。
【有巢氏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01:50:03

一、【中华美食---远古时代】

民食为天古今酬,中华美味历史悠。

茹毛饮血满汉席,千载起始舌尽收。

燧人存火石烹熟,一洗有巢生吞羞。

神农起耕有造化,黄帝开启灶先河。

【有巢氏】:茹毛饮血

【燧人氏】:钻木石烹、开始熟食、会盛水、炮(烤果)、褒(泥裹食烧熟)、烫(烧石烫熟)、炒(炒种子)。

【神农氏】:农耕植物、发酵食品酒、醋、酪、酢等诞生。

【黄帝】:灶、蒸锅诞生,开始烹和调。

二、【中华美食---夏商周】

五谷家畜猎野多,酿酒还赖引新果。

蚁卵富桌粥汤务,蔬肉调味烹技初。

【夏】

1、引进麦、粟、黍、豆、高粱、稻等。

2、肉类食品---鸡、猪、犬、羊、马、鹿、鱼虾、野兔、鸟类等。

3、水果: 杏、桃、李、梅等。

4、技术: 会做粥、鱼汤。

【商】

1、稷(主食)、麻(榨油)、豆(煮)、稻(少吃)、麦(煮粒少吃)、黍(黄糯米,酿酒)。

2、水果:新增樱桃、枣,可酿酒。

3、肉类:新增牛肉、鹌鹑、田螺、蜗牛、蚌、哈喇、蟹等。

【周】

1、谷物:粟、稻、稷、黍、豆、大麦、小麦等。

2、肉类:猪、野猪、鹿、牛、鳖、鱼类(鲿、鲨、鲤)、羊等。

3、干果类:栗子、冬葵子等。

4、蔬菜:苦苣、白蒿、播娘蒿、瓜、竹笋、香蒲、芹菜、葫芦菜、豆叶、大巢菜、杞叶、莱叶、羊蹄叶、堇菜等。

5、食材: 生鱼配芥末酱、生肉配肉末酱、烤鱼配白蚁卵酱、炖鸡配蜗牛酱、蜩(蝉幼虫)、范(蜂幼虫)、蝝(蝗幼虫)。

6、水果:新增葡萄、葫芦、猕猴桃等。

7、油料:麻籽。

8、调味品: 主要是糖、椒两种和盐。

9、烹饪: 烹、炙、蒸、炰、捣、燔、脍、羹、脯、腊等。(烹指水煮吃,炙是串烤,气蒸,炰指用泥抹食物置火烧熟,捣珍指捶打除净牛羊筋腱,燔指连毛带肉直接烧熟,脍指碎切鱼肉生吃,羹指肉、菜、调和做的汤,脯指咸肉或片不加调料抹盐晒干,腊指将兽类去毛火烘烤晒干)

10、饮料:醴(浊酒)、清酒、秬鬯(用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浆等。

11、季节性食物:馍、糕点、二月二吃豆、清明节吃冷食、三月三上巳节吃荠菜煮鸡蛋。

三、【中华美食---秦】

狗肉五菜成秦风,四大菜系似朦胧。

新果调味填花样,酒汤面馍求太平。

1、蔬菜为五菜: 葵、藿、薤、葱、韭。

4、水果:梨、栗、枣、桃、李、柑桔、荔枝、橙、柚、杨梅等。

5、调味品: 盐、麦芽糖、蜂蜜、醋、梅、野花椒、姜、蓼、茱萸等。

6、汤: 豆面糊糊、苞谷糁子、豆子拌汤、菜疙瘩汤,糊辣汤、酸辣汤、羊肉汤、羊杂汤、肚丝汤、粉丝汤……

7、酒: 以粮食为原料的如黍酒、稻酒、秫酒、稗米酒;以味道命名的旨酒、香酒、怡酒、甘醴;以颜色命名的有黄酒、白酒、金浆酒、酸醁、缥酒;以配料命名的如菊花酒、桂酒、椒酒、柏叶酒等。

8、馍总类: 被列为贡品的“椽头馍”;以色香、味三绝闻名的合阳“花馍”;具有“石烹”遗风的“石子馍”;诞于古行军打仗的“锅盔馍”;源远流长的白吉馍、坨坨馍。

五味调料流中华,果蔬添样饼出发。

酒见档次提烹技,虎狼鹰雉壮汉牙。

1、主食: 粟、黍、稷、麦、稻、菰米、荞麦、青稞、芋、高粱等等。以五谷米饭、稀饭、粥,炸油饼,芝麻饼等各种饼为主。

2、肉食: 家饲六畜:马、牛、羊、猪、狗、鸡;野生:兔、虎、狼、熊、鹿、猴、猫头鹰、雉、野鸭、鹧鸪、雁、麻雀

3、蔬菜: 新增葵、韭、葱、薤、蓼、苏、姜、芸、蒜、荠、芥等等。

4、水果: 桃、李、枣、杏、棘、梅、梨、栗、榛、桔、柚、枇杷、樱桃、沙棠、甜瓜、香蕉、龙眼、荔枝、甘蔗、椰子、葡萄、石榴、西瓜等。

5、酒: 稻米酒(上),稷米酒(中),黍米酒平(下)。除以葡萄、甘蔗等制成的水果酒之外,还有加了桂花的桂酒、菊花酒、马奶酒、椒酒、柏叶酒等。

6、调料: 酸、苦、辛、咸、甘。汉代将“酰酢”作为重要的酸性调味品,是醋的前身。甜类调味品:饴和石蜜。

7、烹饪方法: 炙、煮、煎、腊、脯。并继承了先秦时期的“生食”习俗。

五、【中华美食---三国】

乱世贫富差异偏,树皮烧饼两重天。

素填佛口丹向道,人肉互食尸难全。

烧饼面条西域引,撅片汤面夹其中。

大节专食不寻常,熟果饮料更生风。

底层: 葚与枣、栗、蛤蜊、蝗虫、糟糠、米糠、麦屑、豆茎、桑叶,树皮、人脯

上层: 饼(胡饼、汤饼、水引饼等。) 胡饼传自西域,即今日的烧饼。汤饼即今日的方汤面片,水引饼即今日的面条。

2、蔬菜: 葵菜、茄子、芜菁、萝卜、菜瓜、冬瓜、苋菜、竹笋、藕、莼菜等等。

3、肉类: 牛、羊、豕、鸡、鱼常见。

4、水果: 李子、栗子、橘子、柿子、杏、梅、梨、枣、桃、葡萄、石榴、龙眼和荔枝。

5、饮料: 有茶(南)、酒(全国)、酪(胡人)

8、节日食品:

元旦: 饮椒柏酒、屠苏酒、吃五辛盘、胶牙饧;元宵喝豆粥。

1、主食: 水稻、谷类、豆类、大小麦。麦饭、粥(白粥、麦粥、豆粥、栗粥、御粥)、饼(胡饼、汤饼、水引饼、蒸饼、乳饼、面起饼、白环饼、截饼、细环饼)。

2、蔬菜: 有茄子、韭菜、芹菜、萝卜、芋头、黄瓜、蘑菇、竹笋、葵、芥菜、竹笋、冬瓜等。

3、烹饪: 灸、煎、炸、烩、蒸、煮、炖、腊脯、肉酱、腌制。

4、酒水: 秦州春酒、夏鸡鸣酒、糯米酒、栗米酒、桑落酒、葡萄酒,饮茶习俗由南向北开始逐渐推广。

七、【中华美食---唐】

宰牛犯法主食羊,药制膳酒乳品香。

陆羽茶道启华夏,烧尾大宴惊朝堂。

1、肉食: 羊肉为主(吃牛肉是犯法要被重判的,猪肉虽有但不太多),钓鱼、猎物如鹿、兔子、野猪等。

2、蔬菜:常见的蔬菜是“冬苋菜”,薤。此外是 蘑菇、菠菜、莴笋、麦、生姜、芹菜、茄子、雕胡、蚕豆、芋头、荠菜、莲藕、百合、包菜、小白菜、大蒜、大葱为主。(西红柿、土豆、青椒、红薯、洋葱、辣椒、玉米暂无)做法: 煮、蒸、烤。

5、名食名: 萧家馄饨、庾家粽子、樱桃饣毕饣罗、冷胡突、热洛河、生鱼片、蒸麝麝、皮索饼、驼峰炙、猩唇、熊白、糖螃蟹、鲤尾、对虾、虾生、龙虾、烤全羊、蒸全狗等。 

6、代表大宴“烧尾宴”: 58种,糕点有20余种。菜肴有32种,从取材上看,有北方的熊、鹿、驴,南方的狸、虾、蟹、青蛙、鳖,还有鱼、鸡、鸭、鹌鹑、猪、牛、羊、兔等等

唐食主要特点为:

(1)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习惯风靡各地;

(2)喜食半生不熟的肥鲜肉;

(3)是食用乳制品的范围扩大;

(4)药膳和药酒大量出现: 紫米粥、团油饭、桔皮汤、人参汤、阿胶汤、绿豆汤、莲子粥和各种肉羹,药酒则有椒葱酒、海藻酒、钟乳酒、五精酒、五加酒、地黄酒、枸杞酒、乌麻酒、苍耳酒、菊花酒;

(5)用水果养生美容成为时尚;

(6)饮茶的普及。

八、【中华美食---宋】

豆芽饺子东坡肉,旺渔甜食冷饮膏。

品斗制烹煎茶盛,十五盏宴皇家操。

1、主食:宋代没有玉米、白薯之类作物,北以麦粟为主,南以稻米为主。

饼作为一种主食,成为家家户户的人民都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汤饼就是面片汤,如软羊面、桐皮面、插肉面、桐皮熟脍面、临安面食、猪羊庵生面、丝鸡面、三鲜面、笋泼肉面等,都属汤饼。

烧饼又称胡饼,烧饼有门油、菊花、宽焦、侧厚、髓饼、满麻等品种,还有蒸饼、糖饼、装合、引盘等品种,食店和夜市还出售白肉胡饼、猪胰胡饼、菜饼等。

饺子: 在宋朝称角子、角儿、扁食。

2、新鲜肉: 羊肉风靡后是“东坡肉”。

3、蔬菜: 豆芽首次出现应用。

4、渔业发展迅速,鱼的烹饪方式:鱼蓉粟米羹、库鱼、烧鱼……

5、 绵软甜食: 乳酪院掌供造酥酪、浮元子、酥油鲍螺、冰酪、紫苏膏、蜜饯樱桃、雪花酥、糖渍梅子馅千层酥。

6、饮品:

(1)冷饮: 香饮子、冰雪凉水、荔枝膏。

(2)茶: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唐朝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留下了《茶经》。宋人爱喝茶、品茶、斗茶、制茶、烹茶、煎茶。

(3)酒: 宋朝还无人不饮酒。新酒名“香泉、瑶池、兰芷、墨曜……”

7、外卖夜宵出现并盛行。

(2)皇家“绣花高饤八果垒”

香圆、真柑、石榴、橙子、鹅梨、乳梨、榠楂、花木瓜。

(3)皇家十盒“缕金香药”:脑子花儿、甘草花儿、朱砂圆子、木香丁香、水龙脑、史君子、缩砂花儿、官桂花儿、白术人参、橄榄花儿。

(4)十二品“雕花蜜煎”: 雕花梅球儿、红消儿、雕花笋、蜜冬瓜鱼儿、雕花红团花、木瓜大段儿、雕花金桔、青梅荷叶儿、雕花姜、蜜笋花儿、雕花橙子、木瓜方花儿。

(5)十二道“砌香咸酸”: 香药木瓜、椒梅、香药藤花、砌香樱桃、紫苏柰香、砌香萱花儿、砌香葡萄、甘草花儿、姜丝梅、梅肉饼儿、水红姜、杂丝梅饼儿。

(6)十味脯腊: 有线肉条子、皂角铤子、云梦豝儿、虾腊、肉腊、奶房、旋鲊、金山咸豉、酒醋肉、肉瓜齑。这些还只是第一轮的前菜。

九、【中华美食---元】

饮品世界奶夺魁,荔枝梅汤柠檬水。

忽必烈用涮羊肉,传至今朝人人喜。

1、主食: 米饭、面食,有包子、馒头、饺子、馄饨,还有各种面饼,挂面、涮羊肉、饺子、煎饺、麻食、空心面、猫耳朵、春盘面。

2、饮品: 烧酒、黄酒、马奶酒、果酒、葡萄酒、苏尔麻酒、牛奶、马奶、羊奶、(马奶更为流行。) 喝茶、柠檬水、奶茶、荔枝汤、熟梅汤、天香汤。

3、烹饪方法: 元朝前多为烤、蒸、煮,元朝后多为煎、炸、烧烤。

4、特色美食: 涮羊肉。

5、健康膳食: 原料为生姜、桂末、乌梅、砂糖、茴香。

6、蔬菜: 胡萝卜、菠菜、黄瓜、大蒜、石榴。

十、【中华美食---明清】

八大菜系富末朝,尽看中华全情操。

满汉全席震世界,山海禽草八珍肴。

馔馐搜尽海陆空,烹刀精艺闹厨庖。

盛美繁器质尊贵,美食文化彰味高。

【明】

1、蔬菜: 番茄、辣椒、南瓜、地瓜(甘薯)、玉米、都是在明代传入中国的,特别是辣椒的传入。

1、皇家筵宴名目: 除元旦、万寿(皇帝生日)、冬至三大节日筵宴之外,有庆祝征战胜利的凯旋宴、笼络臣民的千叟宴、皇帝大婚宴、公主下嫁宴、招待朝鲜使臣和西藏贡使及蒙古王公等的除夕宴、皇太后圣寿宴、皇后千秋宴、各嫔妃的生辰筵宴、皇子皇孙的成婚礼宴、宗室家宴、各种节令宴等。

根据档案记载:清朝皇上的份例菜肉每天汤肉5斤,共150斤;猪油1斤,共30斤;肥鸡2只,共60只;肥鸭3只,共90只;菜鸡3只,共90只。太后和贵妃的份例如下:太后:肉1860斤,鸡30只,鸭30只;瑾贵妃:肉285斤,鸡7只、鸭7只;瑜皇贵妃:肉360斤、鸡15只、鸭15只:皇贵妃:肉360斤、鸡15只、鸭15只;如果把宫内的大臣、侍卫、等算进去一个月要猪肉31844斤,猪油840斤、鸡鸭4786只、 加上鱼虾蛋品 ,一个月的花销14794两白银,这还不算果品,饮料等。

中国美食总体特点简列:

1、各地口味: 南米北面、东酸西辣。

2、八大菜系: 川、鲁、苏、粤、浙、闽、湘、徽。

3、四季有别、冷暖分明。

4、美的艺术讲究: 色香味形器俱全。

5、其他特色: 刀法工艺丰富、烹调技法多样、餐具、菜名五花八门、数不尽数。

(中华历史悠久,记录难以详尽,遗漏重点之处,友们可笔墨留香补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