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刘邦、韩信三分天下可行吗?

项羽,刘邦,韩信三分天下?笔者以为不可行。为什么说不可行?不妨一起分析一下当时三人的实际情况。
项羽方面的情况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
这是被刘邦大军牵制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5 23:05:28

项羽,刘邦,韩信三分天下?笔者以为不可行。为什么说不可行?不妨一起分析一下当时三人的实际情况。

项羽方面的情况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

这是被刘邦大军牵制住后,龙且的败亡让项羽有了招揽之心,让人游说韩信,其理由是刘邦乃无耻小人,项羽屡次放过刘邦,却受到他背后捅刀子,这样的人不值得追随。况且韩信与楚王私交在前,不如联合起来处理掉刘邦平分天下!项羽一向自傲,连称呼都是西楚霸王,怎么会放低姿态让人游说,昔日账下的执戟郎韩信?原因很简单:形势所迫!那么项羽方面会履行这样的承诺吗?显然不会!这点韩信很清楚,于是才对游说之人说出: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的原因。

韩信如果答应真的联合起来对付刘邦,以项羽的做事风格,必然会轻视韩信,因为自己没看上眼,你韩信跑到刘邦那边,如今刘邦遇险,你手握大军与自己联合,他日自己会不会和刘邦一样,落得为他人做嫁衣的下场?所以,项羽拉拢韩信,只是战略层面的缓兵之计,说白了,就是想利用一下而已。利用完了呢?慢慢淡化都是好的,直接架空那是必然的,那时韩信还有何价值?

刘邦方面的情况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这是楚汉相争胶着之时,韩信却公然要权,刘邦顿时觉得被人趁火打劫了,但是还是以张良之言,给了韩信齐王的名号。对于刘邦而言,多大的富贵都能给,前提是“给”而不是别人强行索要,退一万步讲,韩信要齐王之名号,如果刘邦拒绝了,刘邦势必要被掣肘。但是,是不是就意味着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局面就会出现?不会!如果出现三分天下的局面,时间方面绝对会很短暂。因为刘邦与项羽都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就意味着要么项羽一打二,要么项羽加韩信二打一。

如果是项羽一打二,项羽先下手的会是谁?韩信无疑!楚军营只要打着为龙且报仇的理念,其上下的号召力,恐怕不是韩信能抵御的。刘邦会对付项羽吗?应该不会!因为韩信要权,如果处于中立的局面,有项羽这样的先锋替他收拾,他也乐得其成。如果是项羽二打一,即项羽与韩信短暂联合,那么齐地大概率会有内乱,因为虽然韩信攻下齐地,但是却不是他的嫡系队伍,况且他是以牺牲郦食其的性命为代价,趁虚攻入的齐地,刘邦不能再联合老齐王及齐地其他将军反击韩信?所以,刘邦是断然不会允许韩信这第三方的存在,而荒废多年征战成果的。

韩信方面的情况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在谋士多番的分析后,韩信没有了之前的坚持,而是开始犹豫。他犹豫的原因正是谋士所点明的东西,以张耳陈余为例,告诉韩信一旦有利益冲突,再好的哥们都得是你死我活,何况是人品欠佳的刘邦。韩信为此还是信心满满,觉得对刘邦的贡献不小,应该不会走到兔死狗烹的境地,他是在赌刘邦的为人吗?不是!因为他觉得手里还是有东西的,那就是齐地!但是,韩信也很清楚,齐地能攻下是他一人所为吗?不是!

他能攻打齐地,是受刘邦的意思前往分散项羽的一步棋,军中有几人是他的心腹?以韩信的狂妄,且不说与手下的将领未能关系融洽,就是那些士兵又有谁能替他卖命?你叫韩信攻城拔寨,那是一把好手,可是要说治理一方,差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他韩信可以保持暂时的观望,而出现楚汉都来拉拢的局面,不是因为他的强大让楚汉两军忌惮,而是楚汉相争之时,怕她作为一只“后援军”会加到其中一方,出现天平的倾斜局面。所以,韩信这方面缺少三足鼎立的能力与实力。

结语:在三方出现短暂相持之后,会出现及时的征伐局面,而韩信不论是其地理版图,还是其人才储备,都不足以与项羽或者刘邦想媲美,这样的情况下,怎么会出现长期的三足鼎立,三分天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