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很简单,冤,也不冤!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岭,究其原因应是各种复杂的因素所造成,首当其冲的应是那个一度被称为明君的李隆基,另一个就是被后人认可的杨玉环。真象如何?
答案很简单,冤,也不冤!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岭,究其原因应是各种复杂的因素所造成,首当其冲的应是那个一度被称为明君的李隆基,另一个就是被后人认可的杨玉环。真象如何?同时期著名的诗人罗隐可能最有发言权:"家国兴衰终有时,吴人何需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吴国亡来又怨谁"?至少说明罗隐是不赞成把唐朝尤其是玄宗之衰败归罪于扬玉环这一说法的。
唐明皇李隆基也曾是一代明君,但晚年象变了个人似的,竟抢儿子寿王李冒的妃子杨玉环,还封为贵妃,这简直是乱伦,是千百年来受到非议的主因。况且两人相差近三十岁,后来歌颂其"七月七日长生殿……云云",应是捉刀文人媚上编造出来的。
安史之乱后的马嵬坡兵变,表面上针对的扬玉环兄妹,其实是象陈怀礼众将对玄宗、杨贵妃夜夜笙歌的不满,唐玄宗下令赐死杨玉环属于不得已。至于杨玉环死的冤不冤,不管站在哪个角度,答案都是肯定的。
封建时期的女子没有自主的权力,只因貌美,她被老公公李隆基从丈夫寿王李冒身边夺了过去。再尊贵的封号也仅是皇家的玩物而已。她的死可能暂时平息了众将士无处撒泄的愤怒,但公正讲,她的死是冤枉的,唐朝的衰败才是引发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