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孤独的人可用五种方法帮助他:1.家人多抽出时间陪陪他。2.鼓励他培养兴趣爱好。3.鼓励他广交朋友。4.不要跟他斗气犟嘴。5.带着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孤独时为自己建一个
孤独时为自己建一个精神家园
周国平说“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可这个精神家园的建立却离不开孤独。
现如今,人们太忙了,忙于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没有时间注重自己的灵魂生活,喧嚣中失去了自我,缺少对生命的思考。
当一个人面对孤独时,倍感空虚、寂寞、无聊、烦闷,于是企图通过聚餐、K歌、玩游戏、看电视等活动来愉悦自己。而这种来自肉体的愉悦会稍纵即逝,唯有灵魂的愉悦才能恒久。
害怕一个人独处,害怕寂寞,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时不能与自己和谐相处。一个人若要肉体与灵魂合一,就会在孤独中丰盈自己饥渴的灵魂。
理想的工作,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人愉悦,却未必都源于真性情,也不能终生拥有。
人还是要有属于自己的爱好,抛去功利,仅仅是因为喜欢。开辟一块属于自己的园地,栽花植树,并用一生为之倾注心血和努力。
我曾迷茫过,害怕独处,一有时间就投入大自然释放自己,但是真正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的却还是心灵上的充实。
我也曾努力钻研过公文写作,这种爱好却需要建立在别家的园子里,没有自由,也不能任我驰骋。
我也曾阅读中外名著,当我与大师们进行心灵对话时,我越发觉得好的作品都是活出来的,我的人生也与众不同,我也要书写人生。于是我开始为自己建设精神家园,记录下来自生活中的一切。
阅读是一种享受,写作是独立思考后的提升,最终会让精神丰富,生命提升。
在这个家园里,我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品尝孤独之美,享受心灵的愉悦,也可以按着我心意将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吸引诸多读者来品读。
对于文字的热爱,起初源于我对父亲的崇拜,他的文章没有多余的语句和字词。
我是一个朴实的人,不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一直在“语言简练”和“文以载道”上下功夫,最终的目的却还是为了参透人生,好好活着。
写文章,其实就是在说话,把生活中的感悟写出来,女儿经常阅读我的文字,日子久了我的思想也会与她的思想产生碰撞。这种说话,变成了心灵上的深度交流。
当有一天,看到女儿的文字有越我之势时,我仿佛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幸福是一种感知,只有向内寻求,才能培养自己触摸幸福的能力,感知来自生活中一花一木、一菜一粥的点滴快乐。
人与人的相处终归是思想上的碰撞,因为思想上的差异使彼此在交往中往往不同步,两个灵魂的共舞才是人世间最美的相遇,而茫茫人海中若能觅到一两知己都是万幸。
人与物相处起来却相对融洽,较容易产生快乐,因为物是没有思想的,人对其也没有过多期望。养花、养宠物,付出了,就会有回报。若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容易产生快乐。
因此,在孤独时为自己建一个精神家园,在事与物中,愉悦、提升自己。